麦加大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第一大圣寺,坐落于沙特阿拉伯境内山峦环抱的谷底—麦加城中心,使全世界穆斯林礼拜朝向的克尔白天房所在地。大清真寺是阿拉伯语买斯志德·哈兰姆一词的意译,又称“禁寺”,是《古兰经》(17:1)对圣寺的称谓。在先知穆罕默德时代,为了保护麦加天房,使之不受外来势力的侵犯,遵照《古兰经》(2:91、5:95—97、9:28)的启示,特将克尔白天房四周划为禁地,规定非穆斯林不准进入,禁地内不准狩猎杀生、斗殴和一切邪恶异端行为,因此,圣寺有了“禁寺”之称。
麦加大清真寺经历了历代的扩建。穆罕默德时期的禁寺,极为简单,只不过是一块东西宽,南北窄呈长方形的环绕克尔白礼拜的露天场地,除克尔白天房外,没有什么其他建筑。公元638年,穆罕默德的第二位继任者欧麦尔·伊本·汉塔卜(公元634—644年在位),首先扩建了圣寺,为的是保护克尔白天房。当时的工程主要是扩建了院落,修筑了围墙,围墙仅约一人高,在墙头上设置了桅灯,供晚间礼拜照明用。此外,并无更多的装饰;公元646年,第三任哈里发欧斯曼又进行了扩建,从此,圣寺开始有了廊檐建筑;公元683案,圣妻阿依莎的外甥—祖拜尔之子阿卜杜拉占据麦加,与伍曼叶王朝抗衡,伍曼叶朝哈里发叶齐德派讨伐军围攻麦加。麦加被围期间,克尔白起火被焚,神圣的玄石被烧成了三片,直到讨法军撤退后,阿卜杜拉才又重建了克尔白;公元694年,伍曼叶朝哈里发阿卜杜勒·麦立克下令扩建圣寺,加高墙身,更换了梁柱,并在每个圆柱头上安置了重234克的黄金装饰;公元709年,哈里发瓦立德对圣寺又进行了扩建,开始有了大理石柱子;公元756年,阿巴斯王朝的第二任哈里发艾卜·加法尔·曼素尔,在扩建圣寺中增加了黄金装饰和各种雕刻,并为圣寺修建了第一座宣礼尖塔(米宰奈);公元777年,曼素尔之子买海底,着重扩建了圣寺的东、北两面,原来克尔白天房位于圣寺南端,为免遭洪水冲淹,扩建后的圣寺,则使克尔白位于中心了;公元897、918年,哈里发穆而台绥代和穆格台迪尔又相继扩大了圣寺,面积达到29,127平方米,这个规模一直保持到了1955年。在这个时期,麦加天房曾发生了令人懊丧的事件,公元930年,盖尔麦克教派首领艾卜·塔西尔·苏莱曼攻陷麦加,抢走了克尔白的玄石,二十多年后,在埃及法蒂玛王朝哈里发曼素尔督促下,玄石才被送还克尔白天房;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历代素丹对圣寺也都不断修缮和扩建,从奥斯曼帝国极盛时代的苏莱曼一世在位时期(1520—1566年),直到1630年,对圣寺进行了彻底的修复,著名的土耳其建筑工程师息南,著名画家阿卜杜拉·鲁图菲,都为圣寺修复发挥了各自的才能,精心设计,细致彩绘;公元1821年,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曾统辖了麦加等地,这期间,他翻修了圣寺的大部分建筑物,添置了石柱和大理石柱。从公元1955年下半年开始,沙特阿拉伯政府制定了大规模扩建圣寺的宏伟计划,1958年后工程开始全面进行,扩建是在保留古代建筑模式的基础上进行的。扩建后的圣寺,除了原有的天房、中心院落、环绕天房(塔瓦弗)的环行路、易卜拉欣站立处、渗渗泉、宣讲台(敏拜尔)、走廊和尖塔外,还建造了连接撒法和麦尔沃两座名山之间长达405米的大理石屋廊通道。扩建期间,沙特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耗资达5亿沙特里亚尔。圣寺整个建筑屋墙壁、圆顶、地面铺满了大理石和雪花石,据统计,镶嵌在墙、地的大理石面积就达122,000平方米。与此同时,伊斯兰各国专家纷纷对扩建圣寺工作献计献策,其中有埃及著名工程师穆斯塔法·法赫米等。扩建后的圣寺面积已达18万平方米,可容纳50万穆斯林同时做礼拜。
先知圣寺,坐落在沙特阿拉伯境内的麦地那城(距离麦加约400公里),为伊斯兰教第二大圣寺。这座清真寺是先知穆罕默德于公元622年9月,到达麦地那后建造的。开始,清真寺建筑极为简陋,建筑材料用的是泥巴,干草和树枝;寺长约52.5米,宽45米,院墙不过一人高,礼拜大殿也没有后代建寺中惯有的一些设施。由于当时麦地那是伊斯兰教初期首府,圣寺是政治和宗教的中心,因此,在以后年代里,这座先知圣寺在不断扩大。穆圣逝世之时,圣寺面积已扩大为2,475平方米。以后在欧麦尔和欧斯曼以及历代王朝统治时期,都不断对圣寺加以扩建,公元778年,阿爸斯朝第三任哈里发买海底和1256年奥斯曼帝国素丹扎西尔,分别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扩建。
现在的先知寺是公元1848年,奥斯曼帝国素丹阿卜杜勒·麦吉德主持重建的,工程进行了十二年之久,于1860年竣工。公元1955年,沙特政府又完成了一次新的扩建。寺的建筑雄伟,富丽堂皇,全寺面积由原来的10,303平方米扩大16,326平方米;寺内建有5座宣礼尖塔,其中新建的两座尖塔高达70米,是在17米深的基础上建造的;寺原有5道们,在西面的是和平(赛俩目)门、慈爱(拉赫玛台)门,在北面的是光荣(麦吉德)门,在东面的是妇女(尼萨)门和哲卜里勒(天使)门;扩建后的圣寺,东、西墙垣长度为128米,北墙长91米;寺殿和过廊由232根圆柱和474根方柱,以及689个拱门结构连接在一起,寺中心露天庭院有两处;圣寺的大理石宣讲台是罕有的名贵文物,是1589年奥斯曼帝国苏丹穆拉德安置的,讲台共有12层台阶。沙特政府为扩建圣寺花费了约5500万沙特里亚尔,在先知寺的东南角是圣陵—穆圣之墓,哈里发艾卜•伯克尔、和欧麦尔,以新建过廊分北、中、东、西四处,过廊地面铺以白色大理石。在先知寺的东南角是圣陵—穆罕默德之墓,哈里发艾卜·博克和欧麦尔,以及圣女法蒂玛的陵墓也在这座寺内。由于圣寺为先知穆罕默德所建,故备受人们尊崇,每年凡是到麦加朝觐的穆斯林,很多人也到此瞻仰、凭吊,并在圣殿内礼拜祈祷。
远寺,阿拉伯文称阿克萨清真寺,位于巴勒斯坦耶路撒冷(伊斯兰教古都斯)城内。按伊斯兰教广义习惯说法,阿克萨清真寺是一块崇洁的圣地,系指阿克萨清真寺、萨赫莱清真寺及寺周围的广场、建筑物以至院墙的总称。阿克萨清真寺在伊斯兰教中极关重要,它不仅与先知穆罕默德升霄的故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且又是伊斯兰教初期的穆斯林礼拜朝向。公元636年,哈里发欧麦尔来到耶路撒冷,与当地居民签订了著名的“欧麦尔信约”,信约肯定了古都斯城归属伊斯兰教管辖,同时保证当地居民生命财产、宗教信仰自由和教堂寺院不受侵犯。后来,在伍曼叶王朝时期,修建了萨赫莱清真寺,重修了阿克萨清真寺,其地位更为重要,是伊斯兰教第三大圣寺。
阿克萨清真寺,位于古都斯旧城东南隅,圣地南端。伊斯兰时代,是伍曼叶王朝哈里发阿卜杜勒·麦里克·本·麦尔旺及其子瓦立德于公元705—709年修建的。清真寺建筑宏伟,寺殿高达88米,35米,殿内有大理石圆柱53根、方柱49根。相传哈里发欧麦尔率众礼拜的地方—欧麦尔斯遗址,就在阿克萨寺殿偏东方向。公元1099年,十字军占领耶路撒冷,把阿克萨清真寺的一部分改为教堂,把另一部分当作神庙及骑士团的营房和武器库。后来伊斯兰教名将萨拉丁·阿尤布于公元1187年(伊斯兰教历583年),从十字军手中收复了耶路撒冷,时值7月27日(穆圣登霄日)。入城后,萨拉丁随即下令修复阿克萨清真寺,重建了殿内凹壁(米哈拉布),用才是向前,并修饰了圆顶,安置了一个木制讲台。从此,阿克萨清真寺又重为穆斯林掌握。世界各地穆斯林多去参观瞻仰。公元1948年,阿以战争发生后,以色列当局在帝国主义支持下,侵占了耶路撒冷,陆续拆毁了阿克萨清真寺周围的大部分建筑,更为严重的是1969年8月20日,清真寺被人放火烧毁了一些建筑物,其中包括属于名贵历史文物的宣讲台,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损失,以致挫伤了全世界穆斯林虔敬的心灵,激起了对以色列侵略者的无比仇恨。
萨莱曼清真寺,位于阿克萨清真寺以北,中隔著名的“飞马”石墙。“萨赫莱”(意为“磐石”),相传是由于穆罕默德登霄时,脚踩的一块圣石而得名。这座清真寺史建年代为公元685年,稍早于阿克萨清真寺的重建年代。清真寺呈八角形,每面宽205米。高9.5米,全部用石块砌成,故寺又称“石殿”;寺的突出建筑师大圆顶,圆顶内部有一圈大方柱和圆柱支撑着,圆顶表面及八角檐梁,铺满了彩色瓷砖,上面才会、雕刻着精美的古兰经文;“萨赫莱”圣石,被置于大圆顶之下,它南北长17.7米,东西宽13.5米,高约1.2米。这一建筑表现了叙利亚、罗马和拜占廷的传统综合建筑风格,历史学家公认,它属于最华丽的建筑物之一,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著名的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