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教务活动 > 教务动态 >

河北省沧州市献县本斋清真寺爱国主义事迹

【字体大小】 [] [] []2019-05-16 12:00 文章来源:中国伊协教务部

 一、场所简介

本斋清真寺位于河北省沧州市献县本斋回族乡本斋东村,历史悠久,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于明永乐二年(1404)动工兴建,明神宗万历十一年(1583),扩建了明三暗六的南北讲堂、四周围墙及东西大门楼,寺院占地面积570平方米。1939年11月2日,惨无人道的日本帝国主义为报复顽强抗日的回民支队,烧毁了马本斋故居房屋,烧毁古老的清真寺院建筑,使这座凝聚历代穆斯林群众血汗的古伊斯兰建筑化为一片废墟。1953年,为纪念抗日民族英雄马本斋,东辛庄更名为本斋村,在原址重建本斋清真寺,至岁尾,工程告竣,建成了礼堂式大殿、南北讲堂及沐浴室,恢复了正常的教务活动。自1978年至2012年,国家先后多次为本斋清真寺拨款翻建,确保了穆斯林群众的正常宗教活动。

现今,该寺寺基拔地2米,占地6.7亩(约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整体由主体工程、配套工程及院墙、门墙组成。院西正中为大殿,全殿由抱厦、前殿、中殿及后窑殿四部分组成,面积446平方米,高25米。另建有北讲堂、接待室、男沐浴室、锅炉房等19间,女沐浴室、女寺等12间,皆为砖木结构。

二、主要事迹

本斋回族乡是抗日民族英雄马本斋的故乡,2011年10月投资建成的马本斋纪念馆是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示范基地。马本斋母子烈士陵园也坐落此处,毛泽东主席曾亲笔题词“马本斋同志不死”,朱德总司令也曾题词“壮志难移汉回各族模范,大节不死母子两代英雄”。

(一)白文冠舍生取义

白文冠,马本斋之母。1937年日军侵入东辛庄,杀死阿訇,枪杀马本斋的大哥,抢走牛羊。马本斋义愤填膺,在其倡导下,70多名回族兄弟聚集在清真寺打起抗日旗帜。其母白文冠,秉性刚直,乐于助人,深受乡亲们尊重,她带领乡亲们踊跃抗日支前。1941年,日军决定抓捕马母,诱降马本斋,瓦解回民支队。当年农历七月初五,日伪军500多人分3路包围了东辛庄,把村民都赶进了清真寺。敌人揪出村农救会主任王兆喜,逼问马母下落,王兆喜宁死不说,在敌人喝令将其用乱棍打死的危急时刻,马母毅然冲出人群。敌人软硬兼施,审讯白文冠,逼她给马本斋写劝降信。她说:“我儿子是中国人,一向不知有投降二字,你们有本事跟他打去,我老婆子来了就没想活着回去!”白文冠以绝食和敌人进行坚决斗争。日伪军派河间县伪县长等人诱劝,都被她痛骂而去。3天后,白文冠昏迷不醒。农历七月十三,绝食7天的白文冠玉镯坠地,英勇殉难。

(二)马本斋组建抗日队伍

马本斋,学名马守清,回族名叫“优素福”,献县东辛庄(今本斋东村)人。著名回族抗日英雄、革命烈士。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时年36岁血气方刚的马本斋,力举报国义旗,组织家乡回族青年,成立“回民抗日义勇军”,并于开斋节在清真寺大殿慷慨陈词,揭露日军侵略暴行,当场聚集本村70名青壮年,宣誓入伍,组建回民抗日义勇军,后来发展为闻名遐迩的冀中军区回民支队。因此,本斋清真寺是当之无愧的回族人民抗日爱国部队的发祥地。

自抗战以来,回民支队在支队司令员马本斋和政委郭陆顺(汉)的领导下,转战于平汉、津浦铁路沿线,连打胜仗,军威大振,回民支队越战越强。1941年,在武力征服屡遭惨败的情况下,日军采用叛徒哈少甫的诡计,抓马母为人质以逼迫马本斋投降,阴谋瓦解回民支队。马本斋救母心切,更知慈母报国之心,断然绑了依仗亲戚关系前来劝降的哈少甫,送军区正法。1944年1月,回民支队奉命在冀鲁豫军区司令员杨得志指挥下,奔赴陕甘宁边区,保卫党中央、毛主席和延安革命根据地。时值马本斋脖后生疮,毒及脑髓,病情严重,难以随军。他谨嘱所部要坚决听从杨司令员指挥,自己病情好转立即归队。并请代向毛主席、朱总司令及其他中央首长问好。2月7日,终因病情恶化,逝于濮阳小屯。遵其遗嘱,由军区、军分区领导护送遗体至山东省莘县张鲁集安葬,终年42岁。

马本斋从1937年12月举旗抗日至1944年2月病逝,指挥作战数百次。他以一心向党、坚决抗日的坚定立场,不怕艰险、宁死不屈的革命意志,舍生忘死、鞠躬尽瘁的崇高品格,团结同胞、顾全大局的宽广胸怀,胆大心细、出奇制胜的巧妙战术,先后指挥了张庄伏击战、康庄伏击战、智取榆科岗楼、西洋村伏击战、突袭八公桥等很多次漂亮战役,回民支队发展到2,000余人,成了一支“攻无不克,无坚不摧,打不垮、拖不烂的铁军”,他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奉献了毕生心血。

(三)走出抗日英雄马庆功

马庆功,男,回族,献县东辛庄(今本斋东村)人。他16岁(1938年)参加了马本斋领导的回民支队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转战于冀鲁豫地区,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先后参加了张庄伏击战、康庄伏击战、智取榆科岗楼、西洋村伏击战、突袭八公桥等战役。1944年初,回民支队奉命开赴延安。马本斋司令员因病不能随行,在冀鲁豫军区司令员杨得志率领下,回民支队从山东濮阳(现划归河南省)出发,经过70多天的艰苦跋涉,冲破日伪军设置的一道道封锁线,终于顺利地抵达陕甘宁边区。回民支队抵达陕甘宁边区后,被编入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1旅,旅长杨得志。回民支队驻防在延安以南的甘泉县王庄沟,参加了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的光荣任务。抗日战争胜利后,党中央决定从回民支队抽调一批骨干,同教导1旅2团和旅直属机关去东北。经支队党委慎重研究,决定让时任一大队队长马庆功及80多名排以上干部赴东北,其余回民支队继续留在王庄沟。这支英雄部队的一部分,在全国解放战争时期挺进东北,转战辽北地区,驰骋在广阔的辽北平原上,为铁岭地区的人民解放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因马庆功朴实勇敢,颇受器重,历任回民支队中队长、回民教导团团长、第四野战军回民独立团团长,参加了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并随大军南下,直至解放海南岛。新中国成立后,马庆功到南京军事学院学习,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27独立师师长,1968年上半年赴越南参加抗美援越战争。1968年8月,毛泽东主席亲自签发中央军委命令,任命马庆功为海军南海舰队司令员,但由于林彪等人的干扰没有赴任而进入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学习。“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林彪等人的政治迫害,粉碎“四人帮”后得到平反,任广西军区参谋长,广东省军区第一副司令员(正军职)。1992年9月8日故于广州。

本斋清真寺是广大穆斯林从事宗教活动的场所,是冀中回民支队的发起地,是爱国爱教的典范基地,是集马本斋纪念馆、清真寺、马本斋故居的全国旅游经典景区之一,是广大穆斯林群众勤劳、勇敢和智慧的结晶,是党和人民政府关心回族群众的见证。作为红色革命摇篮和民族团结的象征,本斋清真寺正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穆斯林和各界游人,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宣传教育作用。

光辉历程60周年——纪念中国伊斯兰协会成立60周年
更多>>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