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专题 >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 资讯 >

京津回族丁氏对中国医学的贡献

【字体大小】 [] [] []2019-10-11 06:48 作者:罗彦慧

晚清民国时期,在西医东渐的大背景下,传统中医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国内废止中医的支持者甚多。“家传世医”京津丁氏家族经历了此过程,并在传统中寻求突破,调整自身以适应新的医学发展趋势。丁氏为“家传世医”之家,祖籍浙江绍兴,晚清民国以来主要活动于京津地区。丁氏三兄弟丁善恩、丁庆恩、丁德恩自晚清入住京城后,便以医名,由丁德恩开设的京城“小楼丁家外科”为医界翘楚;丁子良在天津开设的“敬慎医室”也声名日隆;丁秉铎是北京协和医院外科主任,为“京城第一把刀”;丁秉钧和丁迪光父子皆为津门名医。丁氏族人践行“以医济人”的原则,并热衷于社会活动,办报纸,写文章,作演讲,针砭时弊。由丁竹园和丁宝臣分别主办的《竹园丛话报》和《正宗爱国报》在当时的报业界都有一席之地,丁氏族人也在践行着“以言济世”的原则。本文以田野调查资料和晚清民国报刊资料为基础,梳理丁氏家族的医学传承和医学活动,挖掘丁氏家族对晚清民国时期及当代医学界的重要贡献。

一、京津丁氏族源

有研究称丁子良“祖籍是浙江金台(今绍兴县),早年其先人迁徙燕北,定居北京宛平。清同治八年(1869年)农历八月二十六日丁子良生于宛平县西村马甸……丁子良成为有名的中医,是受他三叔父的影响。他三叔父精研中医外科,但他致力的是内科、妇科和儿科” ① 。据丁氏后人丁尔庚在新浪博客撰文称,丁氏三兄弟丁善恩、丁庆恩、丁德恩均根生于浙江绍兴县。据传,缘于清光绪六年(庚辰),即1880年,奉召入宫为皇室人员诊治皮肤病,从此定居北京。

江浙自古多名医,如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就是会稽(今绍兴)人。丁氏为江浙大族,泉州市陈埭镇有丁氏宗祠,杭州市西湖岸边有丁鹤年墓。笔者查阅绍兴府志、绍兴县志,也有大量丁氏人物的相关记载。但善医药的绍兴丁氏笔者只查阅到了丁又香。②《绍兴县志资料》记载,会稽(今绍兴)人丁又香“好施,尝合药以济贫病,辑验方简要一书,皆数十年经验良方,印制分送”。丁又香印制医药书籍分送的行为与丁竹园印制《说疫》分送的行为极为相似,但没有资料显示丁又香与丁竹园家族有关系,所以,丁氏族源绍兴依然没有实据。

二、京津丁氏医学传承

1.丁德恩与“德善医室”

丁德恩(1854-1917),又名庆三,被尊称为丁三巴(巴意为爷)。北京史志资料云:“道、咸以来京师行医者士人绝少,多为回族人主之,外科尤甚。” ③丁德恩即其中佼佼者。丁德恩崇尚医道,素喜疡科,研读《外科正宗》“可背读成诵”,能自制红升丹、白降丹等药,疗效颇佳,常义务为附近民众治病,擅治搭背、串腰龙、疔毒、恶疮等病。丁德恩后在北京花市大街北羊肉口一座小木楼内开设“德善医室”,以行医为业,人称小楼丁家外科,丁氏子弟多在此出诊。民国《京话日报》第五百六十六号记载“外科丁宝臣现仍移回花儿市北羊肉口内路东德善医室内,过午不候。”丁德恩著有《德善医室疡科效方》一卷,其门人有哈锐川、赵炳南、余光甲等,皆为京城名医,将丁氏外科及皮肤科发扬光大。小楼丁家外科虽以外科名,但实际上丁氏家族在内外妇儿各科皆有成就,1914年《京华新报》上曾刊登德善医室“秘制妇科仙丹”“眼科清云霜”的广告。

民国报纸刊登“介绍医学博士满润清先生”的短讯,④“儒医满君润清先生,善通岐黄,用药审慎,凡男女老幼内外两科,一切疑难大症,一经诊治,无不回春,刻经鄙等敦请来,蒙警察厅考验予以文凭,余等受惠良多,今特介绍患病者,慎勿交臂失之。先生现寓前门外掌扇胡同路北。介绍人:王浩然 张子文 于志德 计茂轩 王静斋 李竹铭 丁庆三代启。”介绍人中有丁庆三,即丁德恩。介绍满润清先生的介绍人还有王静斋、王浩然,此二人是名满京城的学者型宗教人士。他们对满润清以“儒医”相称。丁德恩是丁氏家族在京津医界的奠基人,丁德恩的医术不仅传给了丁氏子孙,也传给了当时医界之好学者,其门人哈锐川、赵炳南、余光甲等,后来皆成为京城名医。

2.丁子良与“敬慎医室”

丁氏家族在京津的第二代为丁竹园⑤、丁宝臣兄弟。丁竹园(1869-1935)“名国瑞,号竹园,字子良。北京人。‘幼学诗书,聪颖过人。受其叔父影响,青年时代便研习中医,且颇有造诣’……又在津行医,对内、妇、儿科均精通。丁竹园于1906年联络同业成立医药研究会,并以其居处为诊所,名‘敬慎医室’,在天津医药界声名日隆。”⑥1906年《爱国报》第一号刊登了丁子良成立医学研究会的新闻,“各省新闻 纪医学研究会(天津)天津现经丁子良君,设立了医学研究会,刻下借西宣讲所地方,开会演说,听说考察出许多的假药来,天麻常山等常行药,大半假的居多,以假药治人的真病,焉能好的了呢?丁君此举,真是津人莫大的福气,北京城也可以仿照办理才好。”由此可见,丁子良所倡导成立的医学研究会不仅是一个学术研究机构,更具有整顿医药界风气,监督药物品质的职能。这在民国西医东渐,中医被打压的形势下,无疑是一股清流,有振兴中医药的作用。丁子良倡导成立医药研究会,同行之间互通有无,探讨行医心得,此方法也被北京等地借鉴。丁子良在西医东渐的大背景下,组织医学机构,坚守中医传统,为中医的传承和发扬做出了重要贡献。

《天津史志》收录《名医兼政论家丁子良》一文记载,“丁子良成为有名的中医,是受他三叔父的影响。他三叔父精研中医外科,但他致力的是内科、妇科和儿科……民国元年天津考取中医时,丁子良被邀担任主考。”民国元年天津考取中医可以说是中华民国的首次医师资格证考试,丁子良担任主考官。1930年民国《卫生公报》第五十一期第三版登载“天津名医丁子良先生来函”吊唁徐臣傅之父,并捐赠四个银元资助《卫生公报》,徐臣傅在丁子良函文之后附识“丁翁子良为和缓之上医,其道德学问,遐迩钦佩。民国七年,时疫流行,先生著有说疫一书,分赠海内同志,其济世活人之心,诚令人崇拜不已也,今蒙不弃,赐教后学,更荷惠著经费,裨本会得以扩充善举,钦佩盛德,铭感曷已。”由此可见,丁子良不仅为“天津名医”,而且热衷公益,捐资助报,著《说疫》赠人,道德文章俱佳,得时人好评。丁子良曾明确倡导禁烟活动,1910年12月18日的《申报》刊登了丁子良倡导成立顺直禁烟分会的新闻。

《名医兼政论家丁子良》称“丁子良从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26岁由北京来天津谋生……工作之余,潜心研求中医。后自己开设一中药铺,炮制丸散膏丹,兼代为群众看病,对贫苦患者不收或减收诊费。辛亥革命后,声望日隆,为人推崇。民国元年天津考取中医时,丁子良被邀担任主考。后来他迁居天津法租界三十一号路(在今河北路),名其所居曰‘敬慎医室’,即以此处为诊所,另在梨栈大街大安里头条胡同(今兴安路附近),设立分诊所。”因家中遭遇变故,丁子良只身一人前往天津行医谋生,后在天津设“敬慎医室”,成为津门名医。

丁子良医者仁心,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使用药物以价廉易购为原则。民国报纸《广智馆星期报》1929年第六百九十二号“来函照登”登载丁竹元先生来函,“贵报所记,阎俊卿先生印送之专治煤炭熏之良方,甚为有益,救人不少。拙见不如将川贝母改为法半夏,较有力量,因川贝母在此方内无关重要,而法半夏实有开窍豁痰之功能,且川贝母近年市价大涨,五钱高者需费一元,次者亦需五六角,恐寻常人家无力置备,转致废弃不用也。若易以法制半夏,则或吹或焚,皆可奏功,而省费,易办,转可普济多人矣。事关公益,故冒昧妄言,是否仍待高明,教正顺颂著安,十八年一月十三日。”丁子良将川贝母改为法半夏,一方面因为法半夏在此方中更为有用,一方面也因为法半夏价廉,寻常人家亦能轻松置办,体现了医者仁心。

丁子良行医多年,配置出多种成药,以方便患者,并撰写和出版医药卫生书籍分送读者,以期民众能预防疾病。《名医兼政论家丁子良》记载,“丁子良行医治病以来,自行创制了多种成药,主要有《太和甘露》,治时疫或小儿痘疹不出;《秘制消核膏》,治瘰疬、乳疮等结核症;《丁制坤顺丹》,治妇女经学不调,久不孕育。在医学论述方面,丁子良结合多年的实践,著有《说疫》《治痢捷要》和《增补瘟疫论》诸书行世。” 丁子良用“敬慎医室”的名义,出版了《说疫》《治痢捷要》《增补瘟疫论》等书,并以赠书的形式发送《说疫》,以期民众能防病于未发。民国报纸对丁子良以上著书的出版多有记载,如《星期报》第七百一十七号登载《治痢要诀》(录丁子良先生治痢捷要新书)。

丁子良还是清末及民国时期的社会活动家、评论家、爱国报人,为社会疗伤,所办《竹园丛话》影响巨大。

3.作为医生的丁宝臣

丁宝臣(1875-1914)名国珍,字宝臣。丁善恩的次子,丁竹园弟。清末民初著名医师、社会评论家、爱国报人。他在北京创办《正宗爱国报》在清末民初影响甚大。

虽然丁宝臣因为社会活动家和爱国报人而名,但他依然是丁氏家族重要的外科大夫之一,自幼随其叔习医,后在北京行医,并发表医学文章,如《保身免病法》《医生劝医生》等。《回族人物志》称,丁宝臣是“丁竹园弟。幼从叔父学医,有医术,在北京行医”。丁宝臣始终未忘记自己外科大夫的身份,其行医行为更多以慈善形式出现,在当时的报纸上公开刊登慈善行医的告示,“丁宝臣施治外科不取分文”(《大公报天津版》1905年6月)。《京话日报》第五百六十六号称,“外科丁宝臣现仍移回花儿市北羊肉口内路东德善医室内过午不候。” 德善医室是丁氏在北京的主要医学活动场所,在当时的医学界声名远播。

4.中西医结合之丁秉铎

丁秉铎(字仲杰)(1891-1947),丁子良之子,从父习中医,高中毕业后就考取了刚建立不久的国立北平大学医学院(北京医科大学前身),为该学院的第二批学员。丁氏后人丁尔庚所藏《国立北平大学医学院历届毕业同学录》,一共记录了自学校1911年创办起至1935年二十四届的623位学员。因为姓氏笔划缘故,丁秉铎恰好排在了同学录的首页第一名的位置。《同学录》中丁秉铎一栏中显示的内容是:姓名:丁秉铎,别号:仲杰,性别:男,籍贯:河北宛平,毕业年岁:二十五,毕业年月及届数:民国六年、专门二届,现任职务:北平仲杰诊疗所所长,现在通讯处:北平西郊民巷四十六号,永久通讯处:同上。丁秉铎后被公费送柏林医科大学深造。从而掀开了丁氏外科家传世医的新篇章,不仅成为丁氏家族学习西医的第一人,也是丁氏家族在新式学校科班学医的第一人,更是丁氏家族走中西医结合之路的第一人。

丁秉铎归国后就任北京协和医院外科主任、教授,人称“京城第一把刀”。后离开协和医院,在由廊坊二条古玩富商赵朴华、上海招商局的张仲光等人赞助创办的“德医丁仲杰诊所”出诊,开始用中、西医并用手段治疗患者,那时的丁秉铎在对病人的外科手术中,既采用西医麻醉方法开刀,注射西药,又间辅中医汤剂饮片治疗。1945年日本投降后,在数家富商集资下,丁秉铎在牛街开办了“回民医院”,并首任院长。可惜的是,丁秉铎在创办医院的过程中积劳成疾,开院不久便溘然离世,年仅57岁。

丁秉铎与其父丁子良一样,关心时疫,心系民众,积极投身于防疫、治疫之中。1918年(第153期)《北京大学日报》记载,“校长布告:顷据代理校医丁仲杰先生函称,迩来京师时疫流行,传播甚盛,尤以公众居所为最……”来函描述了此次时疫之猛烈,并提出预防和治疗方案。另外,1920年《京兆通俗周刊》(41、42、43期)连续三期刊登“艾酉学会会员丁君仲杰陈君万里讲演虎疫稿”,对虎疫(虎列拉)的历史、原因、症候、预防法等做了详细的研究和说明,由此可见丁秉铎对时疫的关注程度。

5.津门名医丁秉钧

丁秉钧(1900-1957)字叔度,家世业医,丁子良之子。1956年任天津市第二中心医院中医科主任,同年当选为天津市中医考试鉴定委员⑦。他深受其父影响,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尤善于温热病,力主中西医结合,强调预防,擅妇科,为津门名医。他从不排除现代医学的检验和治疗手段,中西医结合治疗温病,治好了很多疑难杂症;重视对瘟疫的预防工作,经常向病家宣传瘟疫是可以预防的,并广散防疫之有效单方,如三豆饮、清瘟败毒汤等;擅治妇科,认为妇科疾病与冲任督带密切相关,冲任充盛则体健,冲任受损则会引起妇科疾病,因此对于妇科疾病强调重视和调整全身机能,故治疗妇科疾病的关键就是调气血、健脾胃、滋肝肾。《回族人物志》称 “丁竹园子叔度,承父业,仍以行医为生,医室仍名‘敬慎’”。

6.将丁氏医学推向海外之丁迪光父子

丁迪光,1936年生,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中医科工作,为英国传统医学会、国际医事顾问、美国中华医学会会员。所撰《固本扶正、活血化淤软坚法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16例报告》一文获共和国重大前言理论成果奖创新特等奖。其祖父丁子良,父丁叔度,均为津门名医。丁迪光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退休后,于2001年至2014年,与夫人夏培英赴英国伯明翰和伦敦行医十余年,深受当地患者信赖,将丁氏医学推向海外。如今已八十高龄,退休在天津家中,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也会与夫人一起为上门求医的亲朋好友开方治病。丁迪光之子丁政,1983年生,本科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留学于美国加州圣迭亚戈大学预防医学系,现在圣迭亚戈大学从事药物研究。

三、京津丁氏医学特色

在晚清民国西医东渐、中医式微的大背景下,“家传世医”京津丁氏以中医医家的身份活跃于晚清民国时期的中国医学界,一方面扛起了中国传统医学的大旗,引领京津医学界,一方面积极寻求中医与西医的结合点,为近代中国的医学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善外科是京津丁氏医学的最大特色。赵璞珊在《中国古代医学》一书中写到,“这种情况不能不让人联想到早自元代以来,当时大都回教外科医生就有相当信誉和传统,沿袭至清代仍有余绪。尤其是外科在晚清迄于现代,北京外科名医诸如丁三把、丁幼臣、丁幼民、哈氏、满氏,以及近年去世的赵炳南老大夫,均为回教人外科擅长,是知一种传统文化的延续,总是如涓涓细水,长流不息”⑧。丁氏家族善外科可能是自元代以来回回医师善外科传统的延续。除了善外科,丁氏家族在内科、妇科、儿科、眼科方面也有医名,这也是元明时期回回医药擅长的领域,发源于元明时期河北定州的马应龙药业和白敬宇药业最具盛名的就是眼药。

“慈善为本”一直是丁氏历代医家恪守的原则。在“德善医室”行医的丁氏族人不仅医术高超,而且处处体现出慈善为本的原则,据传丁德恩“有一件有名的马褂,遇到患者经济困难需要帮助,自己手头钱紧的时候,就让人把马褂送到关帝庙街天兴当铺,换钱来救济别人。等到以后有钱了,再到当铺赎出马褂。对于穷苦的患者,丁氏不仅不收医药费,有时还掏钱买药或者资助患者谋生,对患疮疡需要手术治疗而没有饭吃的患者,经常给他们饭费,等患者吃完饭以后再做手术。有时遇到开刀时脓液排出不畅的患者,丁氏就用口吸脓液,促使脓液排净” ⑨。丁宝臣更是在当时的报纸上公开刊登慈善行医的告示,“丁宝臣施治外科不取分文”。丁竹园在天津行医时也秉承了“德善医室”慈善为本的传统,不仅义务为贫困患者治病,还著《说疫》刊刻散发,以期民众能最大限度的预防瘟疫。丁秉铎和丁秉钧兄弟关心时疫,撰文、制药以帮助民众预防瘟疫,都有一颗心系民众的心。丁迪光父子坚持丁氏家族“慈善为本”原则行医救人。

结语

中国传统医学包罗万象,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借鉴和吸收先进的医学元素。元代回回医学曾盛极一时,故中国传统医学借鉴和吸收了回回医学的先进因素,而回回医学在此过程中也逐渐融入传统中医之中,但是以医学世家相传的回回医家的医术依然有其独特性,比如擅长外科、妇科、眼科等,“家传世医”京津丁氏就明显的体现了以上特色。“家传世医”京津丁氏在近当代中国医药史上贡献巨大,一方面以中国传统医学的姿态引领京津医学界,一方面又体现了元明以来回回医药的特色。我们研究“家传世医”京津丁氏的主要目的是理清其医学发展轨迹和特色,以及其对近代中国医学的贡献。

第一代

 

丁德恩

 

丁德恩(18541917),又名庆三。丁德恩在北京开设“德善医室”, 著《德善医室疡科效方》,其门人有哈锐川、赵炳南、余光甲等。

 

 

第二代

 

丁子良

丁子良(1869—1935)名国瑞 , 号竹园,自幼从父学医 ,后在京津一带行医,成立“敬慎医室” ,出版了《说疫》《治痢捷要》《增补瘟疫》等书。

 

丁宝臣

丁宝臣(18751914)名国珍,字宝臣。丁善恩次子,丁竹园堂弟, 清末民初著名的医师、社会评论家、爱国报人,著医学文章《保身免病法》《医生劝医生》等。

 

 

第三代

 

丁秉铎

丁秉铎(字仲杰)(1891 - 1947),丁子良子,从父习中医,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并留学柏林医科大学习西医,曾任北京协和医院外科主任,开办北京“回民医院”并首任院长。

 

丁秉钧

 

丁秉钧(1900 - 1957)字叔度,家世业医,丁子良之子。曾任天津市第二中心医院中医科主任,为津门名医。

第四代

 

丁迪光

 

丁迪光,1936 年生,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中医科工作,为英国传统医学会,国际医事顾问,美国中华医学会会员。

第五代

 

丁政

 

丁政,1983 年生,本科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留学于美国加州圣迭亚戈大学预防医学系,现在圣迭亚戈大学从事药物研究。

(丁氏家族相关资料提供者有:张巨龄先生、丁迪光先生、丁尔庚先生、丁慧倩博士、马超博士,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

(基金项目:NXYLXK2017A06,宁夏教育厅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国内一流项目。2011年宁夏医科大学特殊人才科研启动项目:“晚清民国回回医师丁竹园医学思想研究”[XT2011015]。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元代回回医药文化研究”13CMZ015 。)

(作者系宁夏医科大学副教授)

注释:

① 刘基汉:《名医兼政论家丁子良》,《天津史志》1991年, 3:36。

② 绍兴县志委员会刊:《绍兴县志资料第一辑(1-10)·人物列传第二编》,民国二十八年十月(1939),台湾:成文出版社, 1983年,第3113页。

③ 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45页。

④ 转引自张巨龄著:《绿苑钩沉:张巨龄回族史论选》,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45页。

⑤ 张琴:《秉承家学 悬壶济世——记我国近代回族著名医师丁竹园》,《中国穆斯林》2010年第2期。

⑥ 白寿彝主编:《回族人物志》(近代),宁夏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49页。

⑦ 丁迪光整理:《丁叔度》,载赵恩俭主编:《津门医粹:天津市名老中医学术经验选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第52页。

⑧ 赵璞珊:《中国古代医学》,中华书局,1997年,第237页。

⑨ 潘秋平、刘理想:《话说国医.北京卷》,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年,第88页。

光辉历程60周年——纪念中国伊斯兰协会成立60周年
更多>>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