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发明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根源性经典,对其进行准确权威、与时俱进的译解,是引导穆斯林掌握《古兰经》深层奥义、正信正行的基础性工作。2020年6月,中国伊斯兰教协会汇聚国内伊斯兰教界、学术界和阿拉伯语界知名专家学者,以团队的形式和力量启动《古兰经》的译注工作,经过4年多的不懈努力,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古兰经节选简注》(中文版,以下称《简注》)于2024年9月正式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现就《简注》的成型与特点作如下介绍。 一、《简注》译解团队的组成与初心。《简注》的译注过程由伊斯兰教界人士担当主体,学术界和阿拉伯语界专家学者深度参与,凝聚了伊斯兰教界和学术界的智慧和力量。伊斯兰教界学者以长期从事伊斯兰教经典译解且有代表性成果的人员为主,学术界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单位从事伊斯兰教研究的著名学者为主,阿拉伯语界以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大学和北京语言大学等单位的阿拉伯语专家为主。大家既发挥各自优势,又相互取长补短,齐心协力开展译注工作。 伊斯兰教著名学者刘智先贤在《天方至圣实录》中说:“天经圣谕,皆本然文妙,毋庸藻饰,兹用汉译,或难符合,勉力为之,致意云尔。”他的这段话表明《古兰经》翻译的艰难。在《简注》的译注过程中,所有成员秉持“准确畅达、优美典雅”的原则,心怀着对经典的敬畏、对学问的敬畏和对使命的敬畏,以“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担当精神,逐字逐句推敲、反反复复讨论,精雕细刻、精益求精。所以,我们非常有信心地说,这部散发着墨香的《简注》,基本达到了伊斯兰教界人士满意和学术界认可的标准。从这个意义上讲,《简注》是伊斯兰教经典诠释时代化的重要成果。 二、《简注》译解坚持的原则与篇目。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必须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奋斗来实现,只有“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把得更准、做得更好。《古兰经》翻译和注释是一项艰巨、严肃的学术工程,是一种跨文化的译注活动。为此,我们始终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原则,不因循守旧、照猫画虎,也不另起炉灶,而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之上,借鉴新世纪以来我国伊斯兰教界积累的重要译经成果。具体而言,依据王静斋、仝道章、马坚、马金鹏、马仲刚等著名译经家的《古兰经》中文译本,在他们打下的深厚基础上积极探索、稳步推进。《简注》总体保持了马坚先生《古兰经》中文译本的语言风格和行文方式,但是,遇到疑惑和分歧的地方,充分借鉴其他译经家的翻译,并参考世界上权威的伊斯兰教经注,如《伊本·凯西尔经注》《泰伯里经注》《奈赛斐经注》和《博达威经注》等,以便更加深入、准确地对经典原文进行理解和译注。此外,我们还随时查阅和参考《古兰经》英文译本。 在此基础上,我们在译经方式和框架结构上大胆创新,译经方式上一改过去个人译经的传统,形成团队译经的模式,以强有力的译经团队集体开展译注工作,为形成更可靠、更权威的经典译本奠定了基础;框架结构上进行分类,分成信仰篇、功修篇、社会篇、道德篇、求知篇、自然篇、先知篇、祈恕篇和“亥帖”等9个篇章,纲举目张,条分缕析,为各方人士了解和认识伊斯兰教的基本精神、经典教义、伦理道德、人文精神和社会主张等提供了权威的参考。同时,我们对一些重要词汇以脚注形式作出注释,在每一篇目的最后借鉴各大权威经注作了综合性简注,力求使读者对《古兰经》所蕴含的奥义有更加明晰的认知和理解。 三、《简注》译解体现的品格与精神。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自觉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使伊斯兰教不断具有中国特色、中国品格。在译注过程中,我们坚持中国化方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我国宗教,夯实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思想基础,促进我国伊斯兰教健康传承、行稳致远。 纵观《古兰经》中文译解的历史过程,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体现了我国伊斯兰教时代化的特质。《古兰经》翻译工程的艰巨和复杂,既源于《古兰经》翻译对于翻译者自身道德品行、个人操守、学术水平、语言能力等综合素养的特殊要求,又源于《古兰经》翻译需要解决时代进步、社会发展、思想变化等带来新问题的客观事实。当前,世情、国情、教情均发生了深刻变化,所以,《古兰经》等宗教经典的译解必然需要与时俱进,特别是要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中华文化气质。《简注》充分地反映了这一深层逻辑,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译注过程中充分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使之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努力做到融会贯通、水乳交融。 四、《简注》译解的经学价值与目标。真主说:“我不派遣一个使者则已,但派遣的时候,总是以他的宗族的语言〔降示经典〕,以便他为他们阐明正道。”(14:4)《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根源性经典,是伊斯兰教的信仰、教义、礼仪、伦理道德和礼仪制度的理论基础,在穆斯林的世俗生活和宗教生活中具有神圣地位。我们提出,大力建设我国伊斯兰教经学思想,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伊斯兰教根源性经典的翻译和注释是重中之重。 事实证明,只有在根源性经典翻译和注释的基础上,我们才能系统研究伊斯兰教经学思想,对经典和教义作出与时俱进、权威准确、客观到位的阐释,以之回应时代需求、以之回应社会关切、以之回应信众疑惑。《简注》的出版是完成这篇大文章的开篇之作,也是为建设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教经学思想体系打牢坚实基础的时代之作。我们坚信,沿着这条正确的道路,一定会按计划推出高质量的《古兰经》全译本和注释本。 五、认真做好《简注》的推广使用。《简注》是新时代高质量解经的重要成果,发挥其在教务指导、讲经解经、学术研究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推广使用《简注》将有利于提高我国伊斯兰教界的讲经水平,有利于引领我国伊斯兰教界的正确方向,有利于夯实系统推进我国伊斯兰教中国化基础。所以,我们要认真做好《简注》的宣传、推广和使用,确保《简注》进清真寺、进经学院、进经堂教育,成为教职人员讲经、经学教师授课、学员学习的重要教材,让这一中国化解经成果引领我国伊斯兰教界人士和穆斯林群众坚守正信、坚持正行,远离偏激、抵制极端,促进我国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同时,我们要深化《古兰经》研究,聚焦经典教义、思想观念、教规制度、礼仪习俗等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交流研讨,并推出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进一步促进我国伊斯兰教健康传承。 (作者系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 (本文原载于《中国穆斯林》2025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