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为中央统战部直属事业单位,是经国家批准,由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主办的唯一一所全国性伊斯兰教高等院校,创建于1955年。办学宗旨为: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我国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较高宗教学识和文化水平的爱国爱教伊斯兰教专业人才。
1955年,在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下,经过伊斯兰教界知名人士和老一辈中国伊协负责人的不懈努力,在原回民学院阿拉伯文专修班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这标志着我国伊斯兰教教育的新起点。
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成立后,延续传统经堂教育对伊斯兰教经训教义和阿拉伯语课程的重视,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应时代需求的变革,增加了文化课程,改变了传统经堂教育授课方式。将传统经堂教育的师徒授受,没有时限的教学模式改为现代班级制教学,实行四—五年制教学,并且走出国门,加强国内外交流,聘请国内外著名的伊斯兰教和阿拉伯语的优秀专家学者授课,将现代教育的教学内容和管理方式纳入经学院教学中。举办多种形式的伊斯兰教教育,通过阿訇培训班、大专班、本科班教育等形式,加强伊斯兰教人才培养。新的经学院教育提高了学生们的专业水平,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为服务于中国伊斯兰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伊斯兰教经学院是我国有计划的培养年青一代爱国爱教教职专门人才的主要教育阵地,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1980年,根据中央“关于恢复各地宗教院校”的精神,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克服因“十年动乱”停办多年的各种困难,率先开办了第一期在职阿訇进修班。1982年6月,原国务院宗教事务局正式批复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恢复招生,10月,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第一批5年制本科生进校,正式恢复办学。自恢复办学至今,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在尊重传统经堂教育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和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方式和管理模式,学生们不仅较为系统地学习伊斯兰教知识,而且也系统地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科学知识。加大了对学生履行宗教操守的管理,并作为教学实践和考核学生的重要内容之一,使历届学生都具有良好的宗教操行。
学院按照党和政府的要求,以培养“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的合格教职人才为标准,努力将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建设为高层次爱国伊斯兰教人才的培养基地、伊斯兰教教职人员的培训基地和中国特色伊斯兰教经学思想建设基地。
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以建设中国伊斯兰教最高学府为目标,认真总结60多年来的办学经验,积极借鉴和吸收国内部分高校办学经验,从不同层次宗教人才培养需要出发,开设四年制全国本科班、阿訇本科学历班,五年制新疆本科班,二年制硕士研究生班,四年制博士研究生班,形成了具有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特色的本硕博一体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此外,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经常举办各种教职人员、经学院教师培训班,逐步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教情的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和办学模式。在2023年3月,中央统战部组织开展的首批宗教院校评估中,评分名列前茅。
学院不断优化课程设置,促进学生全面多元发展。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1982年恢复本科班招生以来,在课程设置上,一直按照宗教专业课占总授课时数70%,文化课20%,政治思想课10%的比例安排教学,严格按照上级有关部门对宗教院校的课程部署分配进行教学设计。专业课设有:《古兰经》(包括古兰学、古兰注释、古兰读法)、圣训(包括圣训学)、教义学、中外伊斯兰教史、阿拉伯语、阿文书法、道德修养、卧尔兹演讲、教务实习等课程;文化课设有:现代汉语、写作、大学语文、伊斯兰文选、中国通史等; 政治课设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穆斯林爱国主义教程、法律基础等;此外,还设有计算机课程、第二外语课等。选修课方面,依据我院教学计划、学生的知识结构及兴趣爱好,有计划地开设了《经典赏析》、《赞圣兴趣学习班》、阿拉伯文书法、中华武术等选修类课程,并不定期邀请知名宗教人士、学者、专家来我院开办“月华论坛(伊儒会通)大讲堂讲座,效果显著。
学院秉持“爱国爱教 笃信好学”的校训,借鉴和吸收国民教育办学理念和管理办法,教育和引导穆斯林青年学生努力发掘和弘扬宗教教义、宗教道德、宗教文化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运用到引导穆斯林群众宗教生活的实践中去,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坚持我国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的“双通”伊斯兰教人才队伍。
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占地面积为1.2公顷,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主要包括教学楼、宿舍楼、图书馆楼等。
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图书馆现有馆藏专业书刊约70000册。其中阿拉伯文书刊30000册,汉文书刊40000册。阿拉伯文书刊包括《古兰经》、《圣训》和经注类,伊斯兰教律、教义类,教史、传记类,文学、政经类,经注和教法教材,杂志期刊等。汉文书籍(包括民族、宗教类),库存文学、政经类,统编教材,杂志期刊等。
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编制数69人,在编教职员工32人,院长1人,副院长3人(含常务副院长1人)。专职教师17人,兼职教师4人,教授2人,副教授8人,讲师5人。外请教师约20人。现有教学班级12个,全日制在校生全部招满为300人左右,现有在校生235人。
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自1980年恢复办学至今,先后举办了103个教学班,其中48个本科班(包括9个新疆班、1个新疆回族班、6个阿訇学历本科班)、8个硕士研究生班、1个博士研究生班、4个大专班,36期在职中青年阿訇进修班、1期新疆伊玛目研修班、1期基础阿语班、4期留学生培训班,毕业生总数2356名。
他们有的在清真寺担任阿訇、毛拉,服务于广大穆斯林信教群众,有的当选为各级伊协和经学院的领导,有的从事经学院的教学工作,有的成为伊斯兰文化、伊斯兰教经学方面的学者,有的活跃在与阿拉伯世界“一带一路”的经贸来往中,成为有成就的经济方面人才;还有的当选为全国和地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这批人才在各自的工作中都取得优异的成绩,为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起着积极作用。他们得到了伊斯兰教界的认可,获得了各级政府民族宗教部门的信赖,扩大了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的社会影响,为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争得了荣誉,谱写了人生的精彩乐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中央统战部和中国伊协的指导下,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固本强基,守正创新,坚持正确办学方向,从严治校,持续加强教学、管理工作,不断改善学院软、硬件建设,为系统推进我国伊斯兰教中国化全面做好打基础、管长远的人才培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