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关注 >

穆斯林应当正确应对外界的误读与偏见

【字体大小】 [] [] []2017-06-14 11:12 文章来源:中国宗教杂志 作者:钟一鸣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西方媒体因文明的差异或出于政治目的等将伊斯兰教与极端主义划等号,将穆斯林描述为极端分子,并极尽恶意攻击之能事。这种被建构的“西方话语体系”对普通公众产生了严重的舆论误导,从而造成民众对伊斯兰教更深的误读和偏见。近期,这一现象也在我国出现和蔓延,对倡导爱国、和平、中道的伊斯兰教和践行者穆斯林造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和严重的感情伤害。实际上,伊斯兰教和穆斯林任何时候都是旗帜鲜明地反对任何形式的极端主义和暴恐活动。

笔者认为,这种误读和偏见在我国的出现,既有对中国伊斯兰教和中国穆斯林历史文化与社会贡献缺乏深入了解的客观原因,又有受国际形势和西方话语影响蓄意抹黑、颠倒黑白的主观缘由。对于前者,可通过搭建平台扩大宣传和增进交往等方式逐步予以消除;对于后者,应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依法予以治理,否则,任其发展,轻则造成不同群体之间的分歧、排斥和撕裂,重则破坏我国来之不易的民族团结、宗教和谐、社会稳定的大好局面。

可喜的是,经过30多年的改革历程,法治已成为我国的国家理念和民众共识,反映到中国各民族穆斯林身上,就是在面对今天严重的误读和偏见时,少了极端言论,没有出现过激行为,而是通过正当渠道反映问题、表达诉求、提出意见。这是应对误读和偏见做出的正确选择,显示了中国穆斯林群体更趋理性和成熟,值得欣慰和点赞。

当今世界,国际形势风云变幻,西亚北非局势持续动荡、全球暴恐事件频繁发生,对伊斯兰教和穆斯林的负面评价将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和延续。对此,中国穆斯林既要保持高度清醒,又要充满自信,不受误读影响,不被偏见左右。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伟大的中华民族、灿烂的中华文明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在今天追梦圆梦的伟大历程中,中国伊斯兰教和穆斯林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和积极力量。今后,中国穆斯林需要采取更为务实稳妥智慧的方式来应对外部的话语压力,通过传承爱国的传统、展现优美的品德、践行济世利人的行为和培育反思的精神来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最大限度地化解外界的误读和偏见。

传承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

爱国爱教既是《古兰经》和“圣训”对穆斯林的教诲,又是中国穆斯林先辈适应中国社会文化后融入血液中的基因、植入思想中的信念、注入行为中的自觉。穆斯林先贤说:“爱国属于信仰,穆斯林应热爱祖国,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国家,哪还有宗教?”从历史上,中国各族穆斯林素有爱国传统,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爱国诗篇,大量的感人爱国事迹不胜枚举。这是中国穆斯林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当代穆斯林更应该恪守和传承,将个人、民族和宗教的命运更加紧密地与国家发展相联结,必须清楚,只有以此为根基,伊斯兰教和穆斯林才能面向美好的未来。伊斯兰教界人士作为穆斯林群众的引领者,应充分利用历代优秀的经学成果,以当代主流的价值观念与时俱进地予以挖掘和阐释,为穆斯林的思想融入时代理念,为他们适应现代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引导各族群众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宗教和谐,像石榴籽一样紧紧与兄弟民族抱在一起。

践行伊斯兰教的优美品德。

美德是可给人增添正面力量的东西,是善、纯、真的人性的结晶,如对世界的爱、对生命的尊重、对万物的珍惜,都会自然而然产生美德。《古兰经》中反复强调“信道且行善”,认为二者互为表里、密不可分,只有虔诚信仰和实践美德相结合,才是真主喜悦之人。先知穆罕默德教导说:“你们进不了天堂,除非你们有信仰;你们信仰不完美,除非你们互相友爱。”伊斯兰教倡导的美德内容非常丰富,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去展现。国家层面的美德主要是,服从执政者,热爱祖国,保卫祖国,遵守法律;社会层面的美德体现在,坚守中道,倡导公正、宽容、仁爱、团结,不仅与邻居、亲友、同学、同事友爱相待,而且与不同信仰、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群体和谐相处,反对狭隘、排斥和极端;个人层面的美德包括礼貌、忠诚、孝顺、简朴、洁净、清廉、谦虚、勤奋、坚韧、善良等,摒弃嫉妒、骄傲、怨恨、仇恨、浪费、夸耀等情绪和心态。相比较而言,信仰更具个体性,而美德则体现了较强的社会性,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更容易树立良好形象。“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美德承载着一种文明、一个群体的精神追求和价值标准。践行美德是伊斯兰教及其载体穆斯林植根于社会和赢得社会尊重的基础,是外界正面认识和感知伊斯兰教与穆斯林的最有效途径、最重要窗口,同时对建立和谐的社会秩序乃至全球秩序产生正面影响。

承担济世利人的社会责任。

在全球化趋势加剧的今天,人与人、群体与群体、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更加地凸显出互补性和互惠性。伊斯兰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是16亿人的信仰。它既是宗教信仰,又是生活方式,神圣性与世俗性紧密结合、今后两世并重,历史上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和人类文明进程的推进发挥过重要作用。今天,更应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继承历史传统,承担起为社会、国家、人类发展进步的神圣使命。我们知道,宗教群体获得社会评价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其在履行社会责任和利益人群方面的担当作为。《古兰经》鼓励穆斯林乐善好施,利益他人。“你们应当信仰真主和使者,你们应当分舍他所委托你们代管的财产,你们中信道而且施舍者,将受重大的报酬。” 又说:“敬畏的人,在康乐时施舍,在艰难时也施舍,且能抑怒,又能恕人。”穆斯林应对谨记真主的教诲,在扶危济困、捐资助学、抗震救灾、植树造林、建桥修路等公益事业中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艺术等建设和发展中贡献聪明才智。当前,“一带一路”建设再次为伊斯兰教和穆斯林服务国家战略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难得的机会,要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文化、商贸交流等方式深入推进人心相通。这是塑造伊斯兰教界和穆斯林良好社会形象、提升社会公信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的主要渠道,更是消除误解和偏见的得力措施。

培育自我反思的批判精神。

孔子在《论语》中给我们表达了:“吾日三省吾身”的道理和价值,其实对一个社会群体也是这样。只有具备反思精神,才能充满活力和拥有未来。今天,伊斯兰教和穆斯林备受误读和偏见,也多少折射出穆斯林群体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毋庸置疑,这些问题的存在也是外界产生负面评价的重要原因之一。这就需要穆斯林敞开大胸怀、拥有大格局,不仅要正确地面对和接受外界的善意批评,而且要正视自己存在的各种问题,勇敢地进行深刻的自我批判。这是中国穆斯林历来相对缺乏的精神品质,在今天的时代条件下特别需要培育和彰显。事实证明,一个群体不进行反思,就不能克服困难,不能解决面临的问题,更不能实现自我超越和可续发展。中国穆斯林在1000多年的发展中,坚守伊斯兰教固有的中道思想,再加上中华文化的长期浸润,使中国伊斯兰教形成理性、包容、温和的可贵品格。但是,近些年来,境外极端或激进分子利用一切机会向我国穆斯林进行思想渗透和侵害,在我国的穆斯林中,尤其是在部分人群中造成恶劣影响。这些不能不令人担忧。对此中国穆斯林必须保持高度警觉,自觉抵御极端主义思想渗透,坚决反对暴力恐怖活动,旗帜鲜明地与这些人类的公害做斗争。

当今时代呈现出矛盾性和双面性,一方面物质享受极度丰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类文明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地区冲突频繁发生,恐怖主义等全球性挑战此起彼伏。所以,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困惑、焦虑,对不同文化群体存在误读、偏见也是一个时代特征的反映。消解困惑,消除误读,弥合裂痕,既需要主流社会的理解、宽容和善待,更需要文化主体自身的积极作为和不懈努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迎来一个美好可期的明天。

光辉历程60周年——纪念中国伊斯兰协会成立60周年
更多>>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