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文化研究 > 研究动态 > 热点研究 >

试论阿拉伯文化中的调和主义

【字体大小】 [] [] []2016-01-07 09:54 文章来源:中国穆斯林编辑部 作者:吴旻雁

【摘 要】阿拉伯调和主义是阿拉伯-伊斯兰文明体系中一个重要的思想流派。调和主义随着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吸收各文明成果而产生、发展,以认主独一为基石,以实现均衡为原则,虽蕴含和谐理念。

【关键词】阿拉伯文化;调和;调和主义

Abstract:Concordism is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schools of thoughts in the Arabic Islamic Culture. Concordism was born and raised while Arabic Islamic Culture started to absorb the achievements of different civilizations and thoughts. It is based on believing in the Oneness of Allah in order to achieve balance. Although it implicates the concept of harmonization.

Key Words:the Arab culture; Conciliate; Concordism

调和主义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主要的特点之一。众所周知,中世纪阿拉伯文化所取得的种种成就,其前提和基础是汲取并化合了来自波斯、希腊、印度等文明的文化和思想要素;同时,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作为一种“应答文化”和“世界观和人生观相对固定的文化”(1),在吸收外来文化和思想时,其接受的必然是符合自身固有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成分,如有不符之处,则必定要对其作相应调整。巴林国王的文化顾问,著名思想家穆罕默德·贾比尔·安萨里(1939- )对此曾评论道:“调和思想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基石……如果我们从思想遗产中剥离阿拉伯人以及穆斯林所作的这种调和的努力,那么该遗产就丧失了最重要的基石和最丰富的贡献。或许,从根深蒂固的调和传统的角度来阐释阿拉伯思想,要比其他现行的各种意识形态和外来的诠释更为接近阿拉伯思想的本质。”(2)如果说,调和主义为中世纪阿拉伯思想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空间和保证,那么在近代,肇始于著名思想家穆罕默德·阿布笃(1849-1905)的调和主义则大力倡导宗教与理性和科学的调和,以解决阿拉伯社会自近代以来所面临的种种文化和思想危机。

一、阿拉伯文化中的“调和”与“调和主义”释义

(一)中世纪阿拉伯文化中的“调和”

“调和”一词阿拉伯语为“Tawfeeq”或“Tawafuq”,原意为“适应”、“符合”、“调和”。在古典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尤其是阿拉伯思想及哲学文献中,“Tawfeeq”一词并不常见,更多用“综合、集合”(Jamaa)一词来表示“调和”之意。尽管“调和”这个概念在中世纪阿拉伯思想史上流传甚广,但一直未有一个一致公认的术语来指称这个概念。除上文提及的几个术语外,古典阿拉伯思想文献中还用“互补完善”(Takamul)、“紧密联系”(Taakhi)、“和谐”(Ensijam)等词来表述这个概念。概言之,中世纪阿拉伯思想中的“调和”,主要是指消除哲学和宗教、不同哲学派别或思想间的分歧,并将其统一于一个真理之下的思想过程。

(二)近现代阿拉伯思想中的“调和”

至近代,穆罕默德·阿布笃在论及理性与信仰、科学与伊斯兰教的关系时,有时沿用“综合”一词,有时则用“科学依附于宗教”、“科学追随于伊斯兰教”、“科学与宗教情如兄弟”等表述(3),但在其论述中,使用最多的是与“调和”一词同根的几个派生词,如“宗教与文明一致”、“科学与宗教相协调”等。如在《论认主独一》一书中,穆罕默德·阿布笃认为伊斯兰教法随时向他者及外来影响开放,并准备与之对话与交流,故称之为“调和的律法”(4)。

与穆罕默德·阿布笃同时代的黎巴嫩著名学者法尔哈·安东(1874-1922)亦采用类似的表达,他在介绍伊本·鲁世德(1126-1198)的哲学思想时称,“其一生都致力于调和哲学和教法”(5)。“这也许是该术语第一次如此直接而全面地表达‘综合’的含义。”(6)

其后至1926年,当穆罕默德·侯赛因·海卡尔(1888-1956)、塔哈·侯赛因(1889-1973)、拉希德·里达(1865-1935)、穆罕默德·法里德·瓦基迪(1878-1954)、穆斯塔法·阿卜杜·拉齐格(1885-1947)等人在埃及《政治周报》上就宗教与科学的关系问题展开论战时,“调和”一词成为论战双方不同观点最主要的载体。(7)伴随着近代阿拉伯思想界对宗教与科学关系论战的过程,“调和”一词逐渐成为阿拉伯思想及哲学研究中的一个术语。

随着时代的变化,“调和”这一术语所涉及的内容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从中世纪“理性与传述”、“理性与教法”的调和,开始转向“理性与信仰”、“哲学与宗教”、“现代与传统”、“文明与伊斯兰”、“西方与东方”、“物质与精神”、“唯物与唯心”、“现代科学与《古兰经》”等诸多矛盾间的调和,“调和”逐渐成为阿拉伯思想界,尤其是埃及、沙姆地区思想界最为重要的命题之一,一些阿拉伯社会的革新思潮,也将“调和”作为其行动的出发点。至20世纪上半叶后期,“调和主义”在阿拉伯思想和社会生活中一度占据主流,涌现了一批学术著作,其中最为著名的当数艾哈迈德·爱敏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它高举“穆阿台吉勒式的理性调和传统”,认为穆阿台吉勒派运动是伊斯兰文明史上最重要的文化创新现象,并将伊斯兰世界衰微与沉沦的原因归结为阿拔斯王朝第十任哈里发穆塔瓦基勒在政治上、艾什尔里派在思想上对该派的打压(8)。

随着“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辩证法”等术语传入阿拉伯思想界,“调和”一词根据阿拉伯语派生规则演变为“调和主义”,主要指主张调和的思想流派或现象。

二、阿拉伯调和主义的思想渊源

(一)神学思想渊源

人的存在具有物质和精神的二元性,在理解二者的关系时,阿拉伯思想并不主张强调、强化这种对立。阿拉伯思想史上的调和思想,正是建立在这一基本原则基础之上的:“天与地、绝对与相对、无限与有限、后世的永恒与现世的消亡……等等之间存在着分离,但这种分离并非要将今世和后世分属彼此,而是要让其互为存在,今世是后世的准备……

阿拉伯思想对二元对立关系问题的回答是要实现各矛盾的调和一致,这种调和将矛盾各要素置于一炉,却不对其加以消融,换言之,是建立在多样之上的统一(9),即所有一切都要服从伊斯兰信主独一这一根本和基础。因而,阿拉伯思想在处理矛盾对立现象和问题时,必然试图削弱矛盾的对立,将其一统于“信主独一”的理想之下。《古兰经》中云:“人啊!你必定勉力工作,直到会见你的主,你将看到自己的劳绩。”(84∶6)人类勤勉工作的过程,就是在善与恶的矛盾斗争中无限接近真主纯善的过程,即以调和的方法超越矛盾对立状态,去无限接近真主“独一”的状态。

另一方面,阿拉伯思想史上关于“理性与信仰的调和”,其最终意义或许就在于拉近作为信仰、启示和立法本源的真主和作为有理性、思维和智慧的人之间的距离。如此,阿拉伯思想史上对理性的颂扬,本质上是对具有理性特质的人的颂扬,是对人能够企及更高真理的能力的颂扬。

(二)哲学思想渊源

调和主义并非阿拉伯思想的独创,调和宗教与理性的传统在近东地区和欧洲古已有之。阿拉伯文化中的调和主义,继承了古希腊伦理学中的中庸原则,罗马哲学中的折中主义,以及希腊化时代宗教与理性的调和传统,同时也是为满足阿拉伯社会和思想的发展而形成的。

中庸是古希腊伦理学中的重要原则之一:“几乎所有的希腊道德理论都怀有秩序、和谐与调和的理性,人应该服从理性的约束、克己、对待一切事物都守中庸之道。”(10)如毕达哥拉斯学派把现存事物看作是矛盾对立之间的“恰如其分的均衡”。柏拉图开始把这种均衡概念移植到伦理学中,建立起“善的理念”的道德理论体系。亚里士多德则把中庸和节制相联系,认为万物皆有其中庸之道。人的一切行为都有过度、不及和适度三种状态,过度和不及都是恶行的特征,只有中庸才是美德的特征和道德的标准。(11)不难发现,阿拉伯调和主义在矛盾存在问题上的观点,是在伊斯兰信仰框架下对上述思想的阐发。

随着罗马与希腊各城邦的接触更为频繁,希腊人的先进文化也随之输入。罗马人不像希腊人那样,爱好穷究宇宙的本质,探索社会和城邦的正义。质言之,他们不擅思辨,更注重实践。他们希望在哲学中找到为其所用的某种行为准则或治国方法。他们承袭希腊各派哲学中的可取部分并加以调和。当阿拉伯人展开大规模的征服运动及翻译运动时,罗马帝国的各种文化因素为阿拉伯人所接受。阿拉伯文化和思想正是以这种“承袭可取部分并加以调和”的做法,吸收了来自当时各文明和文化中的诸多因素。

在长达3个世纪的希腊化时代,希腊、希伯来这两种分别以哲学、宗教为其精神特征的文化传统在地中海地区走到一起。当“希腊思想同埃及、迦勒底、特别是犹太宗教接触”(12)后,近东地区就产生了要求调和理性与信仰、逻辑和神启之间关系的要求。这样,“包含宗教因素的希腊化哲学为犹太哲学、基督教哲学和穆斯林哲学、神学、神秘主义提供了关键的观念。”(13)其中,新毕达哥拉斯主义和新柏拉图主义对阿拉伯-伊斯兰哲学产生了尤为重要的影响,进而对阿拉伯-伊斯兰调和思想的产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调和方法的作用下,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融合了古希腊—罗马元素(欧洲的或西方的)和波斯—印度元素(亚洲的或东方的)的文明,同时,它汇集了古代近东各种文明、哲学、宗教的支流,而近东这些文明本身就已尝试调和宗教与理性。著名中东历史学家伯纳德·路易斯(Bernard Lewis 1916- )认为,阿拉伯文化的第一个特征就是它“所具有的独特的同化能力”,“在一个社会里统一了两种互相矛盾的文化——一方面是具有千余年历史的多样性的地中海地区希腊、罗马、以色列和近东的文化传统;另一方面是具有自己的生活和思想的典型以及与远东伟大文化有充分接触的丰富多彩的波斯文化。”(14)

三、调和主义的哲学基础

如上所述,阿拉伯思想中的“调和”本质上是兼容矛盾双方,使之均衡并存的思维。它并不要求矛盾双方互相转换,产生质变,而是在不触及伊斯兰根本前提下以折中的方法实现矛盾的共存,它是伊斯兰真理系统内各元素的整合过程。阿拉伯思想中的调和主义,其目标是兼顾两极,实现矛盾双方的共存,其外在主要表现为致力于理性与信仰的调和。据此,可以对阿拉伯思想中调和主义的哲学基础归纳如下:

(1)调和主义以认主独一为基石。认主独一居伊斯兰教六大信仰之首,是伊斯兰教最基本的信仰。伊斯兰哲学家在研究哲学、强调理性的同时,他们很难、也不可能完全抛开伊斯兰教义学。对于大多数阿拉伯伊斯兰思想家和哲学家而言,他们研究哲学和思想问题并非以探寻对世界的合乎理性的解释为要旨,而是致力于寻求对《古兰经》真理性的合理诠释,致力于证明信主独一的信仰。

(2)调和主义以实现均衡为原则。当矛盾体的一方取得优势,则矛盾双方共存的基础就不复存在了。例如,如果说启示是获得真理的最佳途径,则完全可以用启示的标准去解释理性的概念和其他问题;相反,如果说理性是获得真理的最佳途径,则完全可以用理性去评判启示和一切存在。因此,求得矛盾双方的均衡,以实现双方的共存,是实现调和的前提和原则。

(3)调和主义蕴含和谐理念。以降低、弱化矛盾双方的分歧为目的的调和主义是脆弱的,一旦其中的某些因素得到强化,失衡就会发生。

但值得注意的是,引发阿拉伯思想调和失衡的,往往并非因为纯粹的思想原因,而往往与该思想赖以存在的社会结构的失衡交织在一起。这说明,阿拉伯调和主义,其本质本非探究纯粹真理的哲学思想,而是一种自发生之初就预设目的的思想态度或立场,即调和主义者往往基于真理统一的立场,同时运用理性和信仰的方法,审慎地挑选理性与信仰相协调一致的依据,避免、排除矛盾和分歧。

(4)调和主义还具有双重性。调和主义内在张力带来的直接后果,是阿拉伯调和主义表现出来的双重性。这种双重性在中世纪得以综合了希腊罗马理性和伊斯兰信仰,但在现代,当它试图调和现代科学实证的怀疑理性和传统的宗教信仰时,却显得有点力不从心。因为现代欧洲科学理性,本身就肇始于反对中世纪托马斯·阿奎那(约1225年-1274)等经院哲学的调和主张。

总之,阿拉伯调和主义是阿拉伯伊斯兰文明体系中最主要的一个思想流派,其目的是解决一神之下人类、历史以及一切存在中的二元对立现象问题。尽管其表现形式不同,所用方法各有不同,但其最终目的都在于确认真理统一,并希望无限接近真主独一的完美品性。由此,阿拉伯调和主义在实践中一方面坚持“信主独一”,另一方面维持调和体系的平衡。历史地看,该体系内的各要素常常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只能获得暂时的平衡。当其内部冲突加剧时,往往会分裂为两个相反的发展方向。

概言之,阿拉伯调和思想,“不仅仅是关乎凯拉姆学或伊斯兰哲学的命题,而是从宗教、文明、文化、社会而言都与伊斯兰精神本质相联的一种更为广泛、全面和深刻的现象。这种调和精神,自近东古老遗产一直延续发展至近现代的阿拉伯社会,它构成了近现代伊斯兰运动思想的本源,可以解释当代阿拉伯诸多意识形态。”(15)

注释:

(1)纳绥夫·纳萨尔.关于哲学问题的思考[EB/OL]. [2000-03-02].生活报(阿拉伯文).

http://www.daralhayat.com/

(2)穆罕默德·贾比尔·安萨里.阿拉伯思想与矛盾的斗争[M](阿拉伯文).阿拉伯研究发行公司.1999.

(3)穆罕默德·阿布笃.伊斯兰:科学与文明之宗教[M](阿拉伯文).开罗:库巴印刷出版发行社.1998.

(4)穆罕默德·阿布笃.论认主独一[M](阿拉伯文).开罗:知识出版社,1966.

(5)哈桑·哈乃斐等.阿拉伯世界百年哲学[C](阿拉伯文).贝鲁特:阿拉伯统一研究中心.2002.

(6)穆罕默德·贾比尔·安萨里.阿拉伯思想与矛盾的斗争[M](阿拉伯文).阿拉伯研究发行公司.1999.

(7)安瓦尔·君迪.诗歌、散文、文化、语言及阿拉伯民族主义的文学论争[M](阿拉伯文).开罗:使命出版社,出版年份不详.

(8)艾哈迈德·爱敏.伊斯兰正午时期第2卷[M](阿拉伯文).开罗:复兴出版社.1964.

(9)穆罕默德·贾比尔·安萨里.阿拉伯思想与矛盾的斗争[M](阿拉伯文).阿拉伯研究发行公司.1999.

(10)[美]梯利,伍德增补.西方哲学史[M].葛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11)朱贻庭主编.伦理学大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12)[美]梯利,伍德增补.西方哲学史[M].葛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13)陈恒.希腊化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4)伯纳·路易.历史上的阿拉伯人[M].马贤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79.

(15)穆罕默德·贾比尔·安萨里.阿拉伯思想与矛盾的斗争[M](阿拉伯文).阿拉伯研究发行公司.1999.

(作者系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讲师、博士)

光辉历程60周年——纪念中国伊斯兰协会成立60周年
更多>>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