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专题 > 《中国穆斯林》创刊60周年纪念专题 > 相伴 >

《中国穆斯林》与我的成长

【字体大小】 [] [] []2018-03-09 12:32 文章来源:《中国穆斯林》编辑部 作者:马丹

作为一名读者,我与《中国穆斯林》的缘份久远;作为一名作者,我与《中国穆斯林》的故事刚刚开始。或许正是由于过去对这份杂志的印象和认知模糊而懵懂,才会在今天深入接触之后想去回溯,在一个年轻穆斯林的成长之路上,《中国穆斯林》相伴的意义何在。

一、追寻初识的记忆

从记事开始,《中国穆斯林》杂志就是我的童年读物之一。每当杂志递送的日期临近时,我就会一趟趟地跑到附近清真寺的传达室里一遍遍地询问看管清真寺的老爷爷,“新一期《中国穆斯林》杂志到了吗?”“什么时候到呀?”“会不会寄丢了?” 当时,住在清真寺周围的教胞们都会把订阅的地址写在清真寺,方便邮递员集体送达,这样很好地避免了因个人家庭地址难寻或出错而收不到杂志的情况。老爷爷总会耐心地、乐呵呵地回答我说:“到了就会喊你的,丢不了的,放心吧!”收到杂志后,我就会抱着飞奔回家,报告父母,然后一家人一起阅读、学习甚至评论一番。儿时的我常以此为自豪,甚至拿来和小伙伴们炫耀,如今想来虽觉童心可掬,但也是内心充实而快乐的见证。然而我与《中国穆斯林》杂志相识的源头却不是我的记忆可及,于是在这回首《中国穆斯林》60年之际,有了下面这场家庭访谈。

问:爸爸妈妈,我们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订阅《中国穆斯林》的?你们是怎么知道有这么一份杂志的呢?为什么要订阅呢?

答:第一次见到《中国穆斯林》杂志时,我们才刚刚18岁,当时在长治业余阿拉伯语学习班学习阿拉伯语。马守信师傅在给大家讲课时,手里经常攥着一本《中国穆斯林》,这引起了我们的好奇。大家开始和马师傅借阅,因为仅有一本,只能全班同学传阅,大家都求知如渴。我们第一次读到《中国穆斯林》杂志上的文章,觉得很有共鸣。《中国穆斯林》杂志在办刊初期的栏目设置就比较丰富,而且非常贴近穆斯林生活。比如穆斯林杰出人物回忆录、全国各地穆斯林的宗教生活场景和国外穆斯林的风土人情等相关文章,令我们大开眼界。

因为被《中国穆斯林》杂志上的文章深深吸引,到80年代初决定开始正式订阅《中国穆斯林》杂志。并且开始做摘录,一期不落的阅读、做笔记,和周围的亲朋好友讨论,时常温故而知新,反复咀嚼体会。从开始订阅杂志至今,每一期杂志都依然完好无损的收藏着,做摘录的几本笔记更是敝帚自珍,因为这些都是我们不愿割舍的精神财富。

问:作为《中国穆斯林》多年的读者,你们可以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受吗?

答:《中国穆斯林》杂志无论是在内容的涵盖面还是设计、美术、装帧上都是日益精进,我们穆斯林自己的杂志越办越好,这让我们也深感自豪。

有关教法内容的文章使我们受益最深,对我们的影响也最大。作为普通的穆斯林,没有学习过专业的教法知识,很多时候在宗教生活上遇到新问题时不知所措,这时候我们就会查阅《中国穆斯林》杂志上的文章,常会有恍然大悟之感。

穆斯林学者的事迹也深深感染着我们,比如马坚、庞士谦等学者先贤为求学、治学付出的艰辛努力,和对中国伊斯兰文化做出的贡献,令我们敬佩,更激起了我们学习进步的热情。曾经一度也想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好好写下来,试着投投稿,想着如果自己的文章也能刊登在《中国穆斯林》杂志上那该多好啊,但是终究因为家庭琐事和工作缠身而没有实现。不过到现在我们也未曾放弃这个小梦想,因沙安拉,或许有一天它会实现的。

问:《中国穆斯林》最初打动你们的地方是什么?你们从什么时候开始把杂志教给我看?希望我从中学到什么呢?

答:《中国穆斯林》杂志最初打动我们的地方还是穆斯林杰出人物的事迹,他们坚定的信仰、坚韧的意识、渊博的学识令人钦佩。虽然年幼的你并不识字,也看不懂,但都会在旁边凑热闹,缠着大人好奇地询问杂志上说了什么。我们相信他们的故事一定会给年幼的你以正确的引导,成为你学习的榜样。所以大概从你上小学二年级的暑假开始,我们会把每期《中国穆斯林》杂志上信仰常识栏目的文章专门读给你听;妈妈还会将自己摘录的优秀文章和段落,念给你听,教你背记。为了使你对自己的信仰有更多了解和认识,还会找更多资料给你讲解杂志文章里涉及到的背景知识和历史故事,增加趣味性,你也越来越感兴趣,经常自己有模有样地读起来。

问: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独立阅读《中国穆斯林》,并能和你们共同探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的?你们觉得这个过程对我的信仰认识有什么样的影响?

答:你读初中时可以独立阅读,但是以学习为主。直到高中时,对其中的一些文章尤其是散文和诗歌开始零星地发表自己的一些小想法,有了自己的喜好。虽然你不善言表,但是每期杂志都会自己积极主动地阅读,而且阅读速度比我们快多了。小时候,是我们给你读杂志,到这时已经变成了你给我们朗读杂志。信仰与知识的传承就这样在不经意间润物细无声地开始了。

《中国穆斯林》杂志的文章为你的信仰埋下了根基,你会自己主动到清真寺里跟着大人学礼拜,亲自实践从杂志上看到的内容,还会和小伙伴们炫耀自己在杂志上读到的好文章,引得小伙伴们直羡慕你是个小小文化人。这时你就会无比热情地要把杂志推荐给小伙伴们。现在想来或许当时你从中体会到的阅读的快乐,学到的宗教知识,养成的阅读习惯,拓展的眼界都比我们想象得要多。

 

二、相伴成长的道路

我真正开始懂得欣赏和充分消化吸收从杂志中看到的文章,应该是从上大学开始。这就要归功于我的母校浓厚而宽松的学习氛围,要感谢恩师们言传身教的独立、自由之思想,严谨、求实之精神。同时,我也有幸结识了很多同样热衷于伊斯兰文化研究的同窗,一起徜徉在图书馆,为探寻真知,不断阅读、讨论甚至争辩。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我认识到《中国穆斯林》杂志对于发中国穆斯林之心声的重要性。在我开始学习和认识伊斯兰文化研究的时候,这门学科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已经成为热门,相较于西方积淀了几个世纪的研究水平和国内社科学者较高的研究能力,以及与外国穆斯林学者所传承的学术传统相比,国内穆斯林学者的队伍和能量都是有限的。但正因如此,《中国穆斯林》作为展示中国穆斯林思想文化之平台的重要性就愈发地凸显出来。通过《中国穆斯林》杂志中各个栏目所展现的内容,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穆斯林学者研究伊斯兰文化之内部视角,中国穆斯林对经训的独特阐释方式,中国穆斯林对伊斯兰教独具中华哲学思想特色的理解与践行方式,这些都是伊斯兰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中国的伊斯兰教研究不可忽略的领域。

当我走出校园,开始不仅仅只从学术研究的角度认识一份杂志的时候,才对《中国穆斯林》杂志的意义有了更为立体和全面的了解。《中国穆斯林》对于提升中国穆斯林文化素质,树立中国穆斯林之形象的意义尤为重要,正如《中国穆斯林》杂志的办刊宗旨所言——启迪大众智慧。尤其近些年,《中国穆斯林》杂志刊登了多篇坚守中道、远离极端、倡导正信的文章,引导穆斯林群众正信正行,传达党和政府对穆斯林群众的关心与关照。同时,《中国穆斯林》杂志也是展现中国穆斯林信仰与社会生活的一扇窗。尤其是近些年发行的《中国穆斯林》杂志精选本更是为关心中国穆斯林的世界各国各界人士敞开了窗。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的穆斯林群众在这里以文相交,学习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展现各地区独具特色的宗教生活场景,交流清真寺管理经验,推介美文华章,缅怀穆民先贤,放眼丝路友邦。这扇窗既可以让中国穆斯林放眼看全国、看世界,也可以让世界看到中国穆斯林的美好生活。

60年,《中国穆斯林》在一点一滴地成长,在朝着“融学术性、知识性、可读性为一体”的目标不懈努力、不断迈进。如今,我也有幸成为《中国穆斯林》杂志编辑部的一名成员。过去,《中国穆斯林》助我成长,今后我也会继续见证《中国穆斯林》的成长,愿彼此相伴前行。

(作者系《中国穆斯林》杂志编辑)

光辉历程60周年——纪念中国伊斯兰协会成立60周年
更多>>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