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专题 >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 华章阅览 >

回族在捍卫国家主权和统一中的贡献(续一)

【字体大小】 [] [] []2021-06-29 08:52

三、外交奇才杨儒大义凛然,拒俄殉国[1]

杨儒,字子通,广州回族。早年入广州同文馆学习西方语言文字,成绩优秀。光绪十八年(1892)以四品卿出任美国、日本、秘鲁三国大使,任职四年,期间与美国国务卿葛礼山修定《中美华工条约》。历任通政使司副使,左副都御史。二十二年(1896)调任驻俄、奥匈、荷兰三国公使,二十四年,晋工部右侍郎,再升左侍郎,仍留俄国为公使,是我国清末著名的外交家。

杨儒任驻俄公使期间,正值沙俄侵华时期。光绪二十六年义和团运动兴起,八国联军侵入天津唐沽,杨儒奉命递交国书,请俄国出面调解。联军攻陷北京后,俄国以保路为名,武装侵占东北三省。杨儒受命前往黑海行宫与沙俄协商,谈判归还我东三省事宜。谈判中,俄方蛮横无理,拒不撤兵,竟私下与清将军增祺订立密约九款,攫取我国利权。杨儒不畏强暴,据理抗争。他正言道:“既言保我自主,何兵权、利权、命官权而不予畀?既称不利土地,何以东三省不为中国版图?”最终迫使俄方取消与增祺所订的密约,同意另立正约。光绪得知消息,予以嘉勉,授为全权大臣,继续负责与俄国的交涉谈判。次年1月,沙俄食言,外部大臣拉姆斯独夫提出谈判草约十二条;三月又交出最后草约十一条,并声明“不准更改一字”,“限十五天画押”,“逾限则加增条款,再逾限则决裂不商。”消息传出,国内外舆论哗然。社会各界要求“严据以救危亡”。而清政府却犹豫不决,军机处电令杨儒自行“定计,朝廷实不能遥断”。李鸿章则致电杨儒,令他“明告英及各国驻使,势处万难,不能不允,一面即酌量画押”。与俄国直接谈判的杨儒在国内外压力下,处境极为困难。但在关系国家民族利益的严重关头,杨儒最终不惧强权,坚持“未奉画押全权,断不受俄人之逼迫”,严词拒绝,表明了他强烈的爱国立场。沙俄见威逼不成,欲用重金收买他,据《碑传补》记载:“俄人屡迫其签约,不获,遂则大言日:‘公勿虑,公所惧者,政府之加罪耳。以贵国今日之国势,谁敢加罪于使人,以撄邻邦怒者?不幸而获谴,则于青泥洼或彼得堡,为公置田若干,庐若干,公择一而处之,足以徜徉,终其天年矣”。面对俄人的百般利诱,“杨君卒不应”[2]断然拒绝。时局艰危,杨儒处在朝廷内无定见、强敌外逼的煎迫之中,心中如焚,一病不起。沙俄以其有病为借口,命驻华公使戢耳诗直接与李鸿章在北京谈判,杨儒闻讯,抱病上书朝廷,请准其继续与俄谈判,但清廷未许。二十八年(1902)正月正值国家多事之秋,忧国忧民的杨儒在彼得堡带着未竟的夙愿和无限的遗憾忧愤而卒。光绪闻知,谕曰:“杨儒才识宏通,由道员派充出使美国大臣,调充出使俄国大臣,办理交涉事务,不避艰难,力顾大局。”“兹闻溘逝,轸惜殊深”[3],寻赐祭葬。清人论其爱国之举,感叹道:“呜呼!如杨君者,素非有赫赫之名也。徒以大义当前,威武有所不屈,盖自爱其族者,有心知血气者之所同也。书之以告今后之秉国政而掌外交者。”[4]

四、清真保路同志会,国家利益高于一切[5]

l911年5月穷途末路的清政府借铁路国有名义,将已归民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但又很快又与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签订《粤汉川汉铁路借款合同》,将铁路修筑权出卖给帝国主义,这一卖国行径在当时“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历史背景下,无疑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从而激起湘、川、鄂、粤人民的强烈反对,继而发展成为声势浩大的爱国保路运动和武装起义。四川成都的广大回族群众对清政府“送路权于异族,蝇营狗苟,误国殃民"的政策极为不满,出于满腔热忱的爱国情结和对卖国行径的无比义愤,在回族人士苏元泰等22人的倡仪下,6月1日在东鹅市清真高等小学堂组建成都清真保路同志协会。大家以为“吾等清真回民亦国民之一份子”,“愿极吾人心腹之诚”,与四川保路同志会“指擘之助"。在他们的号召和影响下,四川各地回族不畏清廷的残酷镇压,也相继成立清真保路同志协会20余处,积极参加各地保路运动,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影响,被各界群众誉为“清真同志之爱国热”。与前来镇压的清军展开激烈战斗,在保路运动中死难的回族烈士达10余人之多,有力地支持了这场声势浩大的维护国家权益的爱国运动,从而为辛亥革命的成功创造了有利的客观条件。

[1] 马建春《各民族共创中华》(西北卷下册),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第115-117页。

[2] 《碑传补》,卷一三。

[3] 《清史列传·杨儒传》,卷六三。

[4] 《碑传补》,卷一三。

[5]马建春《各民族共创中华》(西北卷下册),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第121-122页。

光辉历程60周年——纪念中国伊斯兰协会成立60周年
更多>>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