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专题 > 《中国穆斯林》创刊60周年纪念专题 > 相伴 >

分享伊斯兰文明的知识平台

【字体大小】 [] [] []2018-03-09 12:38 作者:马建福

《中国穆斯林》作为一份由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主办的综合性期刊,经历了一个甲子的不懈努力和勤恳耕耘,可谓坚守宗旨、成果丰硕、贡献良多。翻阅这六十年发表的一篇篇文章,深刻体会到《中国穆斯林》做到了服务于方针政策,发扬优良文化与道德传统,分享伊斯兰文明知识,体现了伊斯兰教在坚持中国化方向上的适应与发展。同时,该刊还秉承文以载道、学以致用的原则,选载客观公正、具体务实的学术观点,为我国人文社科研究做出了贡献,并成功入选全国中文类核心期刊。中国伊斯兰教协会还以《中国穆斯林》为依托,为推动我国宗教和顺、宗教交流和文明对话搭建平台。正是因为对宣扬正能量、传播新思想的精湛把握,才使这份杂志在我国学术界有一定影响力,在坊间社会为穆斯林大众众所喜爱。

我第一次接触这份期刊,是在步入民族文化研究学术领域之后。在此之前,我一直从事语言学习和教学,偶尔在图书馆阅览室看到《中国穆斯林》,也只是知道有这样一份介绍宗教文化的期刊,并没有深入去了解。记得在老家时,有一次家里给阿訇供饭,母亲让我到清真寺送饭,那时候我还在读大学,我把饭送到阿訇房间,看到他手里拿着一本杂志在仔细阅读。他示意我把饭先放下,而自己继续阅读,有点爱不释手的样子。我说阿訇读书太专心了,有些废寝忘食啊!阿訇笑了笑转过身把杂志递给我说:“《中国穆斯林》上的文章太好了,读了这些文章,讲起来才觉得有说头。你是大学生,也看看。”说实话,那时候我是英语专业在读本科生,一天到晚有背不完的单词、读不完的文章。阿訇虽然推荐杂志给我阅读,我还是没把兴趣放在上面,只是隐约记得封底的书法很美,文章作者有李华英、米寿江等,而对题目和内容一点记忆都没有了。这两位老师的名字能够还记得,是因为我进入人文社科研究之后,跟老师们在研讨会上见面,觉得这些人的名字好熟,才慢慢想起来我们村的阿訇曾经推荐的《中国穆斯林》期刊上有他们的作品。文字能变为铅字,对于那个时代的我们而言是难能可贵的,只是未进入学术圈,有些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觉。后来父亲说起我们村的阿訇是知识分子,经常看书,给他们讲的卧尔兹内容丰富,不仅有穆斯林的好故事,而且有国家的好政策。每次父亲从清真寺回来,便给我们分享阿訇讲的内容,母亲听得津津有味,决定以后给阿訇多送饭,多做一些好吃的。那个衣食紧缺的年代,穆斯林对有知识的人的回报只有这些。

2004年,我有幸跟随丁宏老师攻读硕士研究生。有一天,我们师兄弟相约去见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的高占福老师,之前我们读过他很多文章。高老师的办公室满屋子的书。我们一一做过自我介绍之后,高老师带我们去《中国穆斯林》编辑部看看。推门进去,几位编辑老师各自坐在办公桌前忙碌。可能需要阅读的稿件太多,他们并未因为我们的到来而停下手头工作,几句朴实的话,时至今日我还记忆犹新。一位编辑老师说:“来了自己找书看,看完了回去多投稿。”见老师们忙碌,高老师便从书架上拿了新近出版的《中国穆斯林》杂志,人手一册。拿到期刊,对于求学的学生来说,如获至宝。

就是那一次的现场亲身经历,《中国穆斯林》这份期刊便与我有了不解之缘。回到学校,我们几个在老师的鼓励下,仔细阅读,还跃跃欲试想写点文字发表。《中国穆斯林》这个知识分享的平台,也正是这样薪火相传地培育一代代人才,让不同时代的智者进行思想碰撞。

时至今日,我们从《中国穆斯林》等这样的期刊中不断汲取营养,满怀信心地步入学术研究的殿堂,也开始发表文章。正是这些期刊,让我们逐步认识到,中国穆斯林这一群体,始终把坚守信仰、爱国爱教、国家至上作为为人处世和表达国家情怀的准则。中国穆斯林所坚守的伊斯兰教是中华文明与伊斯兰文明交流对话、契合互动、彼此接受、相互容纳的宗教。伊斯兰教在本土化,在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过程中,中国穆斯林从知识分子的理论探讨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始终在求同存异的实践中,给世人展现了用中国哲学思想解读伊斯兰,用伊斯兰两世吉庆的原则积极融入中华文化圈的实践特征。中国穆斯林在祖国这片土地上,能够与各族人民友好相处,和谐共存,也离不开《中国穆斯林》这份期刊在思想上的引领和在生活方面的指导。

值此60华诞之际,衷心祝愿《中国穆斯林》期刊蒸蒸日上,多出成果,继续为我国宗教和顺、社会稳定做出贡献,也为世界各国的读者知识共享搭建更多平台,一起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做努力。衷心感谢《中国穆斯林》长期以来给我们这一代人的帮助和支持!

(作者系北方民族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光辉历程60周年——纪念中国伊斯兰协会成立60周年
更多>>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