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专题 > 《中国穆斯林》创刊60周年纪念专题 > 相伴 >

故交忆往

【字体大小】 [] [] []2018-03-09 13:02 作者:刘海龙

我的小学六年是在天桥清真寺的“穆成小学”就读的。在这期间,每天下午有一节课是由寺里的哈春霖阿訇教我们认读阿拉伯文字母,小学毕业前学会了诵念“法谛海”。后来由当时还是海里凡的于广增阿訇给我们讲回民常识,并教我们准备手巾、脚巾学习做小净、大净的方法,还带我们上大殿学习礼拜的动作。

考上了“回民学院”的初中以后,校园内的宗教氛围特别浓厚,班内同学都是从全国各地报考来的回民子弟;“阿文班”的学员更有特色,大部分是外地的年轻阿訇和海里凡,他们毕业后是当阿訇或到地方做民族干部。这种学习环境非常有助于提高学员的宗教知识水平。

有一天,我到学校图书馆去借书,在期刊杂志的书架上偶然发现一本名为《中国穆斯林》的杂志,顿觉眼前一亮,哎呀!多好的名字呀!我随手翻看了一下这本杂志,令我记忆最深的是,当中刊载的一段马坚先生翻译的《古兰经》部分章节,我才开始知道有汉译《古兰经》。

1982年夏天,我买了一本当年第二期的《中国穆斯林》,当时还是季刊。那期是5月25日出版的(总第31期)。在目录中,一个醒目的标题吸引了我:《刘介廉编纂〈天方至圣实录〉漫谈》,其文作者是林松。作为一个文化水平有限又有强烈求知欲望的普通穆斯林读者,在读完林松先生的这篇文章之后,感觉眼界大开,感谢林松先生,是他的文章让我第一次认识了一位古代伊斯兰学者——刘智。林松先生在文章中详细介绍了《天方至圣实录》的成书过程,从中可见古代学者治学态度的严肃与认真。林松先生在文章中还介绍了刘智的另外两部著作:《天方典礼》和《天方性理》,这两本书分别从宗教教义和哲学理论的角度阐述伊斯兰教。据说,《天方典礼》是被选入《四库全书》的唯一一部伊斯兰经典著作,足见其权威之处了。后来到1985年,我在中国伊协经书流通处选购到了《天方典礼》《天方性理》和《天方至圣实录》。

1987年3月的一天,我买到当年的第一期《中国穆斯林》,习惯性地先从头到尾翻看了一下,封底一则图书信息吸引了我的眼球。信息内容是:《天房史话》是一部关于“天房”的历代史话集锦,以翔实的历史资料和有关“天房”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介绍了“天房”的来历、建筑特点及重大历史事件,阐述了它在阿拉伯世界和伊斯兰世界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对了解和研究“天房”的历史,伊斯兰教的发展以及麦加城的变迁都是一部具有参考价值的著作。对于一个穆斯林来讲,这真是一个令人高兴的书讯。1987年9月,我买到该书,如获至宝,兴奋至极,这是《中国穆斯林》带给我的喜悦。

我在与父辈乡老的接触中,得知哈德成、王静斋、达浦生、马松亭是中国近现代四位知名大阿訇,各位都是学识渊博、经汉两通,且每个人都有丰厚的著述。如哈德成阿訇的《伊斯兰教初步浅说》是一本深入浅出的伊斯兰知识读物;王静斋阿訇仅《古兰经》译解就有甲、乙、丙三种;达浦生阿訇也用毕生精力,历时六年完成一部论述伊斯兰教义、教理的专著——《伊斯兰六书》;马松亭阿訇撰有《回教与人生》和多篇论文。遗憾的是达浦生阿訇的《伊斯兰六书》在1945年脱稿后,未能付梓问世。幸好《中国穆斯林》杂志从1995年第二期至1996年第六期刊发了该书的前三卷。当时我多么希望达浦生阿訇的这部名著能早日全文出版。2003年,喜讯传来,为庆祝中国伊斯兰教协会成立50周年 ,达浦生阿訇的学术著作《伊斯兰六书》出版了。我第一时间跑到西单图书大厦买到了这部渴望已久的宗教典籍。那种感觉用手不释卷形容都不过分,每读一遍,大脑就像一块海绵掉进大海里,总能不断吸收再吸收。要说学习心得,真是一言难尽。其中,最令我感兴趣的是该书卷四第一章第二节中“礼拜仪则之六”——跪坐一节。原本我只知道拜中的中坐、末坐要求铺到左足,立起右足是圣行,但是并不明白其用意。读到该书之后解开心中悬疑,原来铺到左足是压制旁门左道之意;而立起右足是竭力扶持正义使之立起之意,真是醍醐灌顶啊!

西安穆斯林乌志凌常年收藏《中国穆斯林》杂志,并积极向亲友分享精彩内容。(敏俊卿 摄)

写到这里意犹未尽。我是一个普通的中国穆斯林,是《中国穆斯林》的忠实读者,和老朋友相处多年,受益匪浅。上述之往事随笔,多少能悟到一点世间哲理。谈点感慨吧:中国穆斯林爱读《中国穆斯林》,《中国穆斯林》宣传中国穆斯林。

(作者系北京牛街乡老)

光辉历程60周年——纪念中国伊斯兰协会成立60周年
更多>>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