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专题 > 纪念马坚先生归真40周年 > 仰慕追怀 >

纪念马坚——做民族团结和谐的促进者

【字体大小】 [] [] []2018-11-23 14:51 文章来源:中国穆斯林编辑部 作者:李振中

马坚先生在他翻译的《论语》阿拉伯文译本的“序言”中说:“我是中国人,又是穆斯林,我肩负着双重义务,公民的义务和宗教的义务。我应当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帮助不懂中文的其他国家的人民,了解中国的哲学和文学;同样也应当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把伊斯兰教的经典和著作介绍到中国,以便教内外同胞都能了解伊斯兰教的真谛。”①

马坚先生一生的工作,基本上是围绕着这个“双重义务”做的。他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代表作《论语》翻译成了阿拉伯文,尽到了他作为公民的义务,是这一领域的代表作;他把伊斯兰教的最高经典《古兰经》翻译成了中文,尽到了他的宗教义务,也是他在这一领域的代表作。马坚先生一生的译作和著作很多,这两部译作始终是最好的也是最典型的代表,是永传的、不朽的。

马坚先生是一位学者,他一生勤奋耕耘潜心研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这有三个重要的原因。

一是他有着很好的中国文化基础,重视对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学习和研究。因此,他对中国的历史、语言、文学等,都有很深的了解和很高的造诣。他阅读广泛,知识渊博,也有极高的表达能力和创作水平。他对《论语》的理解和翻译,就很好地反映了他的这一特点和水平。否则,没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要想正确翻译这部深奥的经典著作是根本不可能的。例如,对《论语》中至今仍有不同观点和看法的部分,马坚先生总是能够把握分寸,客观公正地把中心思想和内容翻译过来,避免偏颇。这样的例子很多。
二是他有着很高的阿拉伯语言水平和很好的伊斯兰文化基础,对伊斯兰历史和经典有很深的研究。他精益求精,锲而不舍,遇到问题总要问个为什么,应该怎么办。他的《中国回教概观》一书,是他这方面的突出代表。如果没有对伊斯兰教义和经典的深刻研究,没有对中国伊斯兰教历史的认真学习,要想对中国复杂的民族和宗教问题,做出正确的、科学的、客观的、公正的理解和判断是很困难的。

三是他善于独立思考,善于冷静和客观地分析问题和发现问题,并能提出解决办法。他的思维逻辑性很强,对问题的分析研究,既能“深入”,又能“浅出”,紧紧把握事物的因果关系,把握事物发展的条件和规律。所以不仅在学术问题上,而且在复杂的重大的政治思想变革运动面前,他都能保持冷静的态度,有坚定的信念,处惊不乱,表现了一个有坚定信仰的学者的风范。

翻译《古兰经》是马坚先生平生的最大心愿,他不止一次地对人讲,他一生追求的目标是掌握阿拉伯文和翻译《古兰经》。后来,他到埃及留学期间,积极搜集资料,为译经做准备。归国后,即投入译经工作,1945年已基本完成。后来因为中国政治舞台上的风风雨雨,迟迟不能问世,等到全译本出版时,已是1981年4月份,这时马坚已逝世近三年。

全译本体现了马坚先生的中阿两种语言、两种文化的很高造诣,也体现了他严谨的治学精神。他参考各种经注著作,深入理解经文含义,逐字逐句反复推敲,再三斟酌,使汉语表达既能通俗、流畅、简练,又能完整地表达出经文的本义,力求“忠实、明白、流利”。
应该说,马坚对《古兰经》的注释更能体现出他的“阿文造诣、国学根底、治学严谨”的特点,也更能体现出他渊博的知识,很高的思想认识水平和对《古兰经》的深刻理解。1949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马坚《古兰经》中译本上册,包括了《古兰经》的前八章,约占全部经文的三分之一。马坚对这些经文进行了详细的注释,并为该注释写了一篇“序言”(《古兰简介》)约两万字,介绍了《古兰经》的来龙去脉,说明了它的记录整理过程,并提纲挈领地介绍了《古兰经》的主要内容和特点。马坚把他们归纳为20个方面,并在每一项内容下边都摘引相关经文,加以阐述和说明。

马坚对《古兰经》经文的注释有三个显著的特点:第一,准确;第二,联系实际;第三,不偏不倚。所谓“准确”,就是说马坚注释的每一句话,举出的每一个事例,都是有根有据,合情合理的,不牵强附会。所谓“联系实际”,就是说释文注意联系中国社会和中国穆斯林的实际情况。例如,根据《古兰经》的经文(2:173,5:3,6:145,16:115),穆斯林是不吃猪肉的,这一点在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国家自然没有什么问题,就是在欧美和亚洲其他国家,也没有引起任何问题。然而在中国,“回汉同胞之间,因为这个问题,发生了许多误会、摩擦、纠纷,甚至流血冲突。”因此,马坚在注释上述经文时,特别认真仔细,为此用了大量篇幅详细阐述了其中的原因和道理。另外在女权、婚姻、财产继承等具体问题上,使用大量篇幅,结合中国情况,加以阐述说明。所谓“不偏不倚”,就是说对于伊斯兰教内有争议的问题,他不做故步自封的经典教条主义者,也不是理性至上的唯理主义者。而是采取公正、客观的立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表现了他的宗教进化论和宗教改革思想,并贯穿在他的所有著作论述中。

马坚是在1949年12月17日写成这篇《古兰简介》和完成《古兰经》中文译本上册的。当时距离北京和平解放(1949年1月31日)还不到一年的时间,马坚就用新时代的思想和语言来介绍《古兰经》和伊斯兰教,这不仅说明马坚先生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比较快,也说明了伊斯兰教义中就有类似的思想和内容。马坚先生只是根据自己对经典的理解和认识,进行归纳、总结、梳理,用现代的语言表达出来,使伊斯兰教和广大穆斯林能很快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使宗教信仰融入新社会,坚持伊斯兰教中国化。本来,先知穆罕默德传播伊斯兰教就是一场革命,是阿拉伯半岛上受压迫、受剥削的贫苦牧民,对部落贵族和城镇富商与统治阶级的一场革命,有许多经文都是替穷人、受压迫和受剥削的人说话的,所以具有许多民主的、均贫富的思想,这些思想是与民主主义革命阶级的思想相吻合的。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坚发表的一系列文章都是配合当时推出的土地改革、民主改革、新婚姻观等社会革新运动,说明这些改革都是符合教义的,希望广大教众积极投入到这些社会改革运动中去,适应社会主义的各项改革运动和措施。

马坚翻译注释《古兰经》的目的,就是为让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和不信仰伊斯兰教的同胞,都能对这个宗教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减少误会,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矛盾,加强团结和谐相处。他主张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提高认识,加强交流,各自严格要求自己,增加彼此的信任和尊重。

马坚认为,宗教是进化的,时代是不断变化的,宗教也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他反对因循守旧,故步自封,更反对画地为牢,把自己禁锢起来,否则伊斯兰教和穆斯林只能长期处于落后和软弱的地位。但是,马坚的这一基本思想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和接受的。新中国成立初期,他发表文章强调社会主义改造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措施,与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是一致的,相符合的,穆斯林应该积极支持和参与。一些宗教保守人士指责他把教义与当前政治联系在一起,有损于自己的宗教信仰,是“卖教求荣”;而一些自认为是马列主义革命“左派”的“理论家”,又指责他混淆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原则分歧,是在美化自己信仰的宗教。马坚对待来自两方面的指责都是很冷静的,他认为双方仍然是对伊斯兰教缺乏全面正确的理解和认识。

马坚在这一时期发表的《穆罕默德的宝剑》和《回民为什么不吃猪肉》两篇文章,在社会上产生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基本上澄清了“伊斯兰教是不是武力传播的”和“穆斯林为什么不吃猪肉”两个主要问题,在消除回汉同胞之间的误会,加强国内各民族团结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当时,毛泽东主席也谈了这两篇文章,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回忆胡乔木同志的传记中,也有这样的记载:“在这之后不久,胡乔木到季羡林住的翠花胡同来看他。一进门就说:‘东语系马坚教授写的《穆罕默德的宝剑》《回民为什么不吃猪肉》,毛先生很喜欢,请转告马坚教授。’胡乔木知道,老教授不习惯称‘毛主席’,所以用了‘毛先生’这个词儿,季羡林当时觉得很新鲜,至今不忘。”②

当时胡乔木任毛主席的秘书,他传达了毛泽东主席对马坚先生文章的肯定和赞扬,马坚先生自然很高兴,内心也感欣慰,因为他为中华民族的团结做了件有益的工作。

后来马坚先生有机会见到了毛主席,两人也谈得非常友好。一次,毛主席会见阿拉伯国家的一位“穆夫替”,马坚先生担任翻译。接见完后,主席询问他有多大年龄。他说:“请您猜一猜?”主席风趣地猜道:“依我看,有三十岁了吧!”这时马坚用浓重的云南乡音回答:“您家少猜二十岁啦!”说完双方开心地笑了。③

曾任外交部副部长的熊向晖也有一段关于毛主席和马坚的记录。毛主席在郑州接见西亚国家青年代表时,谈到了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政策时说:“今天在座的人就有这样的例子,就是他(主席指着担任翻译的马坚教授),他是一个穆罕默德,今年五十三岁,是专门研究可兰经的。今天没有他,我们就不可能开会,我们不能脱离他。他信穆罕默德,我不信,但是我们两个并不打架。他信穆罕默德,又不是共产党,那没有关系。他不反对社会主义,不反对共产党,而且拥护社会主义,拥护共产党,那更好办事。有各色各样的人,并不都是共产党,共产党员要力争团结他们。”④

最近,几位热心的业内教胞,花费了巨大的精力和时间,整理了马坚先生的全部著作和译作,编纂了《马坚文集》共九卷,即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是一件大好事,有助于我们全面地、系统地了解马坚先生勤奋工作的一生,了解他的思想信念发生发展的过程,便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他的思想理论和观点、看法的精神内涵。我们期待着!

纪念马坚,就要学习马坚,做民族团结和谐的促进者!

(作者系北京语言大学教授)

光辉历程60周年——纪念中国伊斯兰协会成立60周年
更多>>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