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专题 > 纪念马坚先生归真40周年 > 垂世之学 >

马坚与新中国高校阿拉伯语专业创建和发展

【字体大小】 [] [] []2018-11-24 16:54 文章来源:中国穆斯林编辑部 作者:马和斌

2018年是中国高校阿拉伯语专业奠基者马坚先生辞世40周年。1978年,国内仅有8所高校开设阿拉伯语言专业,讲授阿拉伯文化。截至今年初,国内已有50余所高校的阿拉伯语专业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贡献智慧,提供服务,为中阿多领域合作培养各类可靠的专业人才。鉴于此,笔者试从高校服务国家建设和高校教育工作者使命担当两个视角,回顾马坚先生的学术成就及其影响,以表对先生的缅怀。

一、新中国高校服务国家建设的重任与担当

1946年,北京大学筹建东方语言文学系,由文学院院长汤用彤具体负责。东方语言文学是指亚非国家或地区通用的语言文字,涉及地域广,语言类型多,但阿拉伯语言文学是其中最具特色的专业之一。阿拉伯语言文学被设定为东方语言文学系当时拟开设的新专业,抑或与该语言承载的文化理念和对世界文化的影响有关。“阿拉伯语作为国际公认的通行语言,作为一种外语专业,第一次进入中国高等学府的讲堂。”①“北京大学因此成为中国把阿拉伯语作为一门学科设立专业的第一所大学。”②北京大学阿拉伯语专业的创建者是20世纪30年代留学埃及回国的马坚先生。

新中国成立前夕,胡乔木受中央领导的委托,为重点培养通晓东方国家语言的人才,征求时任北大东语系主任季羡林③先生的意见,准备将南京东方语言专科学校、中央大学边政系的一部分和边疆学院并入东方语言系。季老欣然同意,阿拉伯语专业学生因此增加了不少。

20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政治交往、文化交流、商贸往来日益频繁与迫切,因而培养熟知对象国语言文化专门人才就显得极为重要。彼时,北京大学等高校把服务新中国建设当作教学的首要任务,一方面加强外语人才的自身培养,另一方面响应国家对外关系的需求,积极选派优秀青年赴海外学习。中国首批派遣留学生至埃及阿拉伯共和国于1955年顺利完成。④周总理亲自过问派遣留学生事宜,指定要选派穆斯林同学去学习阿拉伯语。⑤新中国高校在短短几年里,为国家培养了各行各业急需的各类专业人才。

这都印证了中国高校阿拉伯语言教学肩负着国家建设的历史责任与时代担当。马坚等北大阿拉伯语专业的创建者,将多年摸索积累的教育经验无私地分享给兄弟单位,还把当时并不宽裕的师资力量输出至有关单位,以帮助创建阿拉伯语专业。回顾高校阿拉伯语专业发展,不难看出北京大学的阿拉伯语专业教育是中国高校阿拉伯语专业教育的摇篮。

新中国成立后,国内高校阿拉伯语专业教师的相互交流较多,有些是受命到新单位开设阿拉伯语专业;有些是支援对方办阿拉伯语专业;为把阿拉伯语专业建设好,他们辗转多地,呕心沥血,锐意进取,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有用之才。这无不折射出高校阿拉伯语专业创建者把国家利益、民族兴旺、社会发展当作头等要事。

二、高校阿拉伯语专业创建者们的敬业与奉献精神

北京大学创建阿拉伯语专业实属不易。原因有三:一是正常的招生季已经错过;二是阿拉伯语专业是新专业,创建者须白手起家,做着拓荒式的探索;三是新中国建设急需用得上的专业人才,教学任务与国家需要同等重要。

季羡林先生曾回忆说:“胡适校长批准了马松亭⑦大阿訇推荐的十几名学阿文的学生入系,我们系才算人丁兴旺。”简言之,北京大学阿拉伯语专业创建时,学校招生已经结束。为解决该问题,马坚先生与成达师范学校领导商议,让那里的阿拉伯语专修班学生转入北大阿拉伯语专业学习。那些转入的学生,入学前都有学习阿拉伯语的背景,且对阿拉伯语都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马坚等人依据积累的阿拉伯语言和阿拉伯文化知识,认真研究教育理论、教学管理规则,一丝不苟地绘制了我国阿拉伯语专业教育的蓝图。

北京大学第一批阿拉伯语专业学生马行汉回忆说:马坚教授是我在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学习时的老师。从1946年冬至1950年秋,我们十多位回族青年在他的领导下四易寒暑。……我们是第一批学生,他是第一位教授。当时既无教材,也无先例可循,一切要从零开始。⑧即便如此,马坚先生还是孜孜不倦,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之中。马坚先生的夫人马存真回忆说:“阿语专业只有他(马坚)一名教师,既要备课讲课,又要编教材、刻蜡版交北大印刷厂印讲义发给学生。”⑨在创办阿拉伯语专业之初,与教学相关联的每件事情马坚先生事必躬亲,编写教材、课堂讲解、课外辅导、作业检查等,没有丝毫怠慢。他是中国高校阿拉伯语专业教育的开拓者,筚路蓝缕,艰苦创业,使“阿拉伯语言教育事业和文化研究在中国有了飞速的发展,教学和研究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⑩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与阿拉伯世界的多方位外交关系日益增多。因而,国家亟需熟知阿拉伯文化的专业人才为对外友好关系的正常交往提供服务。在那个特殊时刻,马坚先生一方面精心组织相应的教学工作,另一方面尽最大努力为国家外事活动提供优质服务。同时他还推荐同事们到外贸、外交、军事领域创建新的阿拉伯语专业,为国家培养更多急需的阿拉伯语专业人才。在北京大学阿拉伯语专业教师的精心培育下,新中国有了自己首批通晓阿拉伯语的大使、参赞、武官,首批从事阿拉伯问题研究的研究员,首批阿拉伯语译审,首批阿拉伯语高级记者。他们为新中国的外交、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事业都做出过贡献。

三、新时代高校阿拉伯语专业教学的使命

2016年9月27日,中央政治局第35次集体学习,讨论“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和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相关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主持讨论。他强调说:要提高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着力增强规则制定能力、议程设置能力、舆论宣传能力、统筹协调能力。参与全球治理需要一大批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我国国情、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专业人才。要加强全球治理人才队伍建设,突破人才瓶颈,做好人才储备,为我国参与全球治理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新时代高校培养人才尤其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开展专业基础知识教育应“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把人格养成、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有机结合起来”;阿拉伯语专业教学是高校外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培养人才,进行科学研究,还肩负着服务社会与传承文化的新时代使命。高校教育本科段的教学是关键。阿拉伯语专业本科教学须在夯实语言基础知识前提下,拓宽专业知识结构,应从纯粹的语言文学过渡到语言文化,需从文化背景中研习语言含义的转变规律。阿拉伯语专业本科的教学目标理应是要达到熟练运用阿拉伯语语言基础知识,通晓中国文化和阿拉伯文化精髓,加强专业人才建设,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科学研究须立足国家需要,放眼世界,胸怀人类,从不同角度全方位开展语言文化的相关研究;服务社会是高校工作的永恒目标,要培养出有益社会的人才,将课程教学和学术研究作为社会发展、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助推器;文化传承应以开放的心态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介绍给全世界人民,同时将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借鉴给国人,交流交融,互学互鉴,取长补短,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阿拉伯语专业人才的外向型变化日益凸显。假如双边的交流仅局限于语言层面,结果注定不会很好。反过来说,倘若双方的交流是建立在文化基础上的语言沟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一点已得到多位与阿拉伯人有过交往的人士的亲身实践与证实。新时代高校阿拉伯语专业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积极应对并顺应社会需求,力争创造新辉煌。

(作者系西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光辉历程60周年——纪念中国伊斯兰协会成立60周年
更多>>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