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专题 > 纪念马坚先生归真40周年 > 垂世之学 >

传承弘扬信士精神:马坚教授的学术贡献和影响——从1957 年给怀中同学的书信说起

【字体大小】 [] [] []2018-11-24 16:55 文章来源:中国穆斯林编辑部 作者:李华

访谈回族史伊斯兰文化专家杨怀中先生时,笔者在其家中见到先生特藏的马坚教授亲笔信:

怀中同学:
来信已经收到了。北京大学东语系阿拉伯文专业今年和明年都不招生。关于伊斯兰教和回族的书籍,我介绍你读读:《回教哲学》《回教哲学史》《回教真相》《古兰经》《回民起义》和《中国伊斯兰教史纲要》等。这些书籍在各地图书馆都可以找得到。
此致
敬礼
                      马 坚
            七月十八日(杨:一九五七年)

从杨先生珍存马坚教授的这封已逾60年的信中,我们易见重要信息:一是表明当时的杨怀中先生有报考北京大学阿拉伯文专业进一步求学的意向,只是因不招生等因素未果;二是马坚教授热情地为素不相识的他介绍了伊斯兰教与回族书籍。这彰显了马坚先生对求知问学者的学术关怀①。在得到马坚教授学术指导和精神鼓励下,杨先生从陕西省图书馆借阅了白寿彝先生编著的《中国伊斯兰史纲要》《中国伊斯兰史纲要参考资料》。这两本书把他引入了中国伊斯兰史和回族史的殿堂,这是他第一次朦胧地了解到中国回族的形成及其发展轨迹。杨先生深受白寿彝先生、马坚教授的鼓舞以及他们关于回族伊斯兰教著作的影响。从此他萌发了一个念想,多读一些有关回族历史方面的资料,多增长一些这方面的知识,使自己对回族有较全面深入的认识。一颗认识母族的嫩芽在他年轻的心灵中萌发、成长,一直到后来走上了以研究回族史伊斯兰文化为终生追求并取得重要学术成就的人生道路。⑴杨先生说,虽说和马坚教授未能谋面(实际上是有机会见面的,可又担心给马坚教授增添麻烦和产生不必要甚至不可预料的影响,后来杨先生专程拜访看望过马存真先生,表达了对于马坚教授的敬重和感激情怀),但内心始终认为在学术追求中受到了马坚教授的学术引领和精神向导,是沿着先辈陈垣、白寿彝、马坚的学术之路努力行进的,饱含着师长的殷切教导和期望。在我看来,这呈现给世人的不仅仅是学人和学术的薪火相传,更宝贵的是马坚先生之信士精神和学者人文情怀的承续和弘扬。

2018年是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发起人之一、穆斯林杰出爱国代表、中国阿拉伯语和伊斯兰研究著名学者马坚先生归真40周年,笔者梳理马坚先生的学术贡献及影响,表达对先生的敬仰,作为晚学的我们理应继承和弘扬其学统和精神,报效国家和民族。圣训有言:“当一个人归真时,他的所有善功随即停止,惟有三件事除外:使人不断受益的施舍、使人不断获益的知识和求主宽恕父母的清廉子女。”(穆斯林辑录)马坚教授的益人知识和学术成就是世人有目共睹的。与马坚教授共事十余年的李振中教授有专著《学者的追求——马坚传》②详细记录了先生的学术人生。兹略述马坚教授学术贡献如下。

第一,中国、伊斯兰典籍的翻译,有多种,从《论语》和《古兰经》足见其分量之重,水准之高,影响之大。他曾对好友纳忠先生表示,翻译《古兰经》是他一生要做的两件大事之一,表达了让天下穆斯林都能在古兰精神的照耀下同心协力、和衷共济的根本大愿。须知,作为中国回教学会的译经委员会成员,马坚曾在上海协助伍特公先生和沙善余先生翻译文言文《古兰经》。尤为珍贵和可喜的是,他完成并由北大出版社和商务印书馆先后出版了白话文《古兰经》前八卷的注释本。没有能够注释完余下部分《古兰经》又令人倍感惋惜。1978年8月15日傍晚,马坚教授在助手沙秋真的帮助下再一次润色《古兰经》译稿第36章《雅辛》,不料8月16日凌晨,他顺命归真。早上,助手照常来上班,只见翻开的书稿还放在书桌上,放大镜还平放在书稿上。诚如白寿彝先生在为马坚教授中译本《古兰经》序中所言,“他是在没有放下笔杆的情况下去世的。”“在忠实、明白、流利三者并举的要求下,我相信,这个译本是超过以前所有的译本的。”“这个本子的出版,将是中国伊斯兰教史上、中国伊斯兰研究工作上、中国翻译工作上的一件大事。”1986年,经中国伊协推荐和世界伊盟同意,伊斯兰世界最高权威出版机构——法赫德国王《古兰经》印刷局出版了马坚《古兰经》译文中阿对照本,这是对马坚毕生致力于译经工作的最好肯定,是给予一个穆斯林无比崇高的荣誉。该译本也成为迄今为止全球影响最大的中文译本。1934~1935年在埃及留学期间,先生就将记录孔子的《论语》翻译成阿拉伯文,并由开罗古籍出版社出版。这是由中文直接译成阿拉伯文的第一部关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经典著作,把统治中国社会两千年的主流哲学直接介绍给了阿拉伯—伊斯兰世界,使阿语世界通过阅读该著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1934年开罗古典文献出版社出版了先生的阿拉伯文著作《中国回教概观》③,向阿拉伯世界较全面、精要地介绍了中国伊斯兰文化及中国文化概况。其他阿译汉著作有《回教真相》《回教哲学》《回教教育史》《回教基督教与学术文化》《教典诠释》《阿拉伯简史》《阿语简明语法》等;汉译阿著作有《茶神》《中国格言》《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需要提及的是,1972年他接受党中央的紧急任务,需要翻译《阿拉伯半岛》,66岁的马坚教授当时已患有糖尿病、肝炎、白内障等多种疾病,左眼已失明,右眼只有0.2的视力,在如此疾病缠身的困境中还奋笔疾书,于1974年翻译完成了55万字的《阿拉伯半岛》。

第二,青年时代的马坚先生便立下宏愿:在中国发展阿拉伯语教育,推广阿拉伯语。这是他一生要做的另外一件大事。1946年,北京大学筹建东方语言文学系,经向达和白寿彝教授推荐,北大副校长汤用彤教授代表北大聘请马坚先生到北大任教,同时受聘兼任回教经学院教席培养伊斯兰教专业人才。他先是参与组建东方语言学系,又在该系建立了阿拉伯语专业,从而奠定了中国现代阿拉伯语教学的基础,促使阿拉伯语在中国教育史上首次正式进入高等教育体制,开启了中国阿拉伯语教学的新时代,为培养一代又一代新型阿拉伯语言、伊斯兰文化和外交人才,以及发展的中阿关系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研究事业提供服务与保障。对此,季羡林先生在1995年“纪念马坚教授诞辰90周年”大会上曾回忆说:“马坚先生于1946年夏季来到北大。我于这一年的深秋来到北大。不久金克木先生也来到了,加上原来在北大的王森先生,我们4个人,在校长胡适先生和文学院院长汤用彤先生的领导下,共同创办了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经过历届许多先生的共同努力为祖国培养了大批的外交人才,还有其他方面的人才。马坚先生功不可没。”马坚先生自有着深厚传统的民间经堂教育开启中国现代阿拉伯语高等教育,先生深知其根脉在民间厚土,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地培育出林松、马福龙、冶正刚、邬裕池、郑达庸、李留根、孙承熙、仲跻昆、郅溥浩、马景春、朱威烈等一大批阿拉伯语专家、伊斯兰文化精英,也包括如杨怀中先生一样虽未谋面却受益于先生及其精神激励的学者,至于阅读《古兰经》的阿訇们和民众们更是无法统计,尤其宝贵的是马坚先生的学术传统精神被学生们延续和光大,令我们亲切感受到先生的行之不远,学术精神薪火传承。马坚先生用生命、智慧和满腔热情开创谱写了中国现代阿拉伯语教育事业的锦绣华章。

第三,马坚先生是新时代中阿文化交流的先导者和践行者。中阿文化交流源远流长。20世纪30年代马坚先生留学埃及翻译出版了《论语》等中国文化著作。在《论语》阿文版前言中坦言:“我是穆斯林,又是中国人,肩负宗教的和国民的双重义务,我决意同时履行这两种义务,既要尽力帮助不懂中文的教友了解中国的哲学和文化,更要全力在中国传播穆罕默德的一神教义,使我国国民都能了解伊斯兰真谛。”先生于此把自己在中阿文化交流中承担双向交流的桥梁作用作了明确的自述。因此,致力于将中国的思想文化译介到国外和引介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到中国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无法缺失。先生从事阿、英、中文翻译,例如将《阿拉伯通史》《回历纲要》等涉及各学科领域的作品译介到中国。在他22岁师从虎嵩山阿訇时就开始翻译波斯文经典《真境花园》,他还撰写了《伊斯兰教婚姻制度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不相冲突》《回民为什么不吃猪肉?》《回回天文学对于中国天文学的影响》《穆罕默德的宝剑》《至圣穆罕默德略传》《阿拉伯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等内容丰富、颇具影响的学术论文,尤其在文学和天文历算等学科领域,为全面介绍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做出了开创性贡献。从双向或多元文化、文明交流对话的比较视野审视,先生的学术研究范畴已经不仅仅是宗教与哲学、语言和文学、历史和教育、天文历算的学科领域,其实际意义和价值也不再单单是个人层面的。他成为中阿交流的文化使者和一座文化高峰,在新时期秉承弘扬了中阿友谊的历史传统,其贡献和精神将感染和激励更多人加入到不断开创中阿美好未来的事业中来。

第四,马坚先生本色是学者——翻译家和教育家,职业是教师,从小学到大学,始终是传道、授业、解惑,精心培育人才;又奋笔疾书做好文化释疑和宣传,维护了国家安定和民族团结,他毕生所从事的事业都尽显爱国思想与和平精神。关于马坚教授的著书立说思想,其学生马福龙阿訇有生动地记述:“子实(马坚)语重心长地给我说:我们要把所学的知识让它‘开花结果’,大家一齐动手写书。我们如果有十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每人每年写出一本书,工作十年,写出十本书。十个人就是一百本书,我们如果有千百本书撒在中国的社会上,那么伊斯兰的光辉在东方,而必将发扬光大了。”⑵纵观先生等身著述,如是践行终生,至于文章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从同事季羡林教授的回忆可见一斑,季教授曾说:“有一天,我的清华老同学胡乔木同志去看我。他告诉我说:‘请你转告马坚先生,毛泽东先生认为他那两篇文章:《回民为什么不吃猪肉?》和《穆罕默德的宝剑》写得很好,增强回汉两族人民的团结。请你向他表示谢意!”在开罗的一些中国人组织“中国战区灾民救济会”募捐支援祖国人民抗战,马坚任秘书,他们向阿拉伯朋友介绍中国人民的抗日真相。1939年庞士谦阿訇任团长、马坚为副团长带留学生朝觐,这期间马坚用阿拉伯文以中国留学生朝觐团名义草拟了《告世界伊斯兰教同胞书》,散发给各国的朝觐者,积极宣传中国抗日斗争,集中彰显了庞士谦、马坚、刘麟瑞、王世清诸位海外师生游子的一片赤子之心和拳拳爱国之情。

第五,作为知名学者、少数民族和宗教界民主人士代表,马坚先生受到党和社会各界的信任和广泛认可,1949年就担任中国人民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从1954年至逝世前,连续当选第一届至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积极参政议政,参与国家制度、文化教育、民族宗教政策等工作的建设。作为出色的外交译员,他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彭德怀、陈毅等国家领导人担任翻译,陪同参加国事外交,或进行国情政策宣传、文化访问交流活动都,成为中阿友好关系的亲历者和见证人。

如上五个方面的温馨回顾,让我们足已感受和认识到马坚先生作为一位穆斯林信士和学者皆是成功的,从其成功的学者人生彰显出信士本色及其信士精神。尽管时代造成了些许遗憾,例如未能注释完《古兰经》,1978年4月11日先生对纳忠教授说过:“我正在修改《古兰经》译稿,并准备完成注释。若完不成死不瞑目。”⑶真主说:“信士们确已成功了”(23:1)“这等人,才是继承者”(23:10)圣训教导人们:“学者们是众先知的继承者。”马坚先生不仅以其丰富精深的学识为我们留下大量的伊斯兰学、语言学、文学、史学、哲学、天文历法学、教育学、法学等方面的著述和译作,更宝贵的是其光彩照人的人格魅力、历史担当和学者使命、奋斗不息的学术精神,着实感召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凡是了解先生的人们。我们不禁要思考——马坚先生为什么令人们如此感动和深受鼓舞呢!笔者认为,是马坚先生时代境遇铸就的学者人格和学养蕴育呈现给我们的一种信士精神!先生的聪慧和勤奋不辍自不必赘言,我们从先生生活、学术历程约略可以探寻其信士精神的力量源泉。

首先,马坚先生出生在浓厚穆斯林传统和儒学文化兼具并重的云南,圣裔赛典赤•赡思丁曾成为治理这块彩云之南热土的首任长官,传播弘扬了伊斯兰教和儒家文化。云南出现过如马注、马德新等影响重大和深远的著名穆斯林经师,马复初开启了用汉文正式翻译《古兰经》的活动,名之为《宝命真经直解》(白寿彝序马坚译《古兰经》及译者序),形成了经堂教育之云南学派,具有优良的社会文化传统和学风。马坚先生的父亲马文山虔诚举意,决心将他培养为一名经汉兼通的伊斯兰人才。马坚6岁读书,9岁跟阿訇学习阿拉伯语和《古兰经》,并学习古汉语,12岁转到昆明的云南回教高等经书并授学校学习,开阔丰富了眼界,受到伊斯兰和中国文化的良好培育;母亲谦和贤惠,很有教养。尤值得一提的是,父亲马文山1922年朝觐归来,专门为马坚带回许多阿拉伯文经典,以此激励和坚定他学习伊斯兰知识的决心与恒心。如此生活成长环境的文化因素在其幼小心田播下良好的种子,产生着重要且深远的影响。

其次,有知遇之恩的师长的关怀、支持和培育,有志同道合者的帮助和激励。先要提及的是德高望重的学者和实业家白亮诚(1893—1965)先生,是他和马坚父亲商议坚持把马坚送到开有英语等更多课程的成德中学学习,并把马坚名字从万清改成了马坚,取字子实。1928年又是在白亮诚先生的资助下,22岁的马坚和马元卿几经辗转到了固原,师从著名经师虎嵩山阿訇学习《古兰经注》和《伟嘎业注》等伊斯兰教经典⑷。追随虎阿訇学习时间虽不算长(固原三营清真寺碑上有提及),但是此间先生打下了更为扎实的基础,特别是恩师渊博娴熟的学识和诲人不倦的精神对他的深刻影响是终生的。当他1929年考入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后,有幸知遇恩师哈德成阿訇、达浦生阿訇,后经他们推荐,由校董马晋卿先生资助,马坚得以成为第一届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派出的留埃学生团成员,从而踏上了长达8年异域求学艰难而充实的旅程。不得不提到马坚先生在爱大的恩师吉巴尔长老,在其指导下,马坚做了翻译、注释《古兰经》的工作。在古巴尔教授的指导下,翻译了侯赛因•吉斯尔的《伊斯兰教真相论文集》(《回教真相》)。须提及中国回教学会的伍特公先生、沙善余先生以及香港杨福洲先生等志同道合的合作者、援助者。除了亲人的支持,在先生激流勇进的人生道路上,有庞士谦阿訇和一起留埃同学,更有白亮诚先生及向达、白寿彝教授、汤用彤教授并北京大学等个人和单位的鼎力相助。马坚先生成功的背后有着许多为我们所知与不知的亲师学友的爱和援助,也包含着国家和人民这一最大、恒久、坚强的后盾。

再者,虎嵩山阿訇后裔、伊斯兰文化专家虎隆研究员常年行走问学于民间,曾深有感触并动情地写道:“让我真正分享到了他们的深情厚意,体验到了真正的学问在民间,学问的出路在民间,学问的生命在民间。那些草根社会的父老乡亲们才是我们的真正老师,民间的父老乡亲们不只是用语言与我们交流,实际上他们是在用心灵与我们互动。他们不因贫穷而气馁,他们在用信仰和生命保护着自己的文化。……民间更能让我们发现良知和自知使命。民间才是造就更多品学兼优、为他人服务、坚持正义,造福国家、人民、宗教的平民精英的源泉。”⑸这段真切的描述适用于先辈践行者马坚教授,尽管自1946年10月直至归真,先生身居中国高等知名学府——北京大学,但先生的耕耘并未局限于学院高墙之内,教书育人,著书立说,促进文化交流,认真回复求教者的书信,接待陌生慕名的访客等,充分彰显了先生的厚德品性和学术情怀;抗日宣传和陪同参与外交,表明他心里装着祖国和人民,先生从未因身居学府高位而忘记其生在民间、根在民间,更不会轻视民间和民众。故此有必要强调,尽管由于各种原因,经堂教育有所衰落,但必须认识到经堂教育是中国穆斯林教育的优良传统和根脉,我们从中国阿拉伯语高等教育奠基人马坚、纳忠、刘麟瑞、马金鹏等教授的人生求学之旅(都经历过民间经堂教育)以及他们对于“寺里的学术”人、经堂教育家王静斋、马松亭阿訇等阿林(学者)的敬重和谦逊求知态度,对后学的关怀和不遗余力的栽培彰显无疑;关于此点,马坚、马金鹏教授的学生朱威烈教授深有体会和见地⑹。因此,从中国伊斯兰文化传统来审视,以马坚先生为代表的现代穆斯林学者是将王岱舆、马注、刘智、马德新等“回儒”先贤学术传统的继承和弘扬。⑺

至圣穆罕默德说:“学者的墨迹,其贵重胜过烈士的鲜血。”马坚先生不仅仅是穆斯林学者的楷模和财富,其学术贡献和文化意义也是中国与阿拉伯两大文明交流互鉴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者追求更当成为真正学人的一种风范,其信士精神尤令人敬重、值得传承和发扬光大。想及此,我们内心深受触动和感染,备受激励!在当今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文明对话和文化交流的大势中,想必会有更多的人体验到文明共享、文化共荣、和谐共存的美好新生活。

我们缅怀马坚先生,但又不只是马坚先生一人,应当包括马坚先生同时代为中国阿拉伯语文化教育及外交事业的奉献者,马坚教授是其中的佼佼者。我们应当将马坚先生等先辈作为一个整体、一支团队加以介绍和研究⑻,他们虽各有其道和人生境遇,但学者追求和信士精神方面具有着内在的共通性和一致性。就此而言,先生仿佛就在我们身边,从未离开过我们学习的视野和生活。

(作者系宁夏社会科学院博士)

光辉历程60周年——纪念中国伊斯兰协会成立60周年
更多>>图片新闻